從基層銷售人員做起,老張在工程機械行業干了十幾年。后來在湖北興辦了一家年銷售額過億的工程機械代理銷售公司。十幾年來,經歷過數次市場的跌宕起伏,但是今年這樣差的境況他還是第一次見到。上半年公司還能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去庫存,前不久,公司突然變調,不再要求新的銷售,只抓回款。只要有人買,無論什么價格都賣,要把上半年收的舊機甩賣掉,拿到回款。
今年10月,老張參加了北京工程機械展,一切都讓他覺得整個工程機械市場亂套了,好像蕭條的日子沒有終點。對比往屆他發現,參展商少了,參展規模小了,企業即使來了也不怎么組織活動,行業不景氣的跡象很明顯。
自從2011年4月銷售額增長出現拐點以來,徐工機械9月30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已經繼續27個月(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下滑,逾越預期。
產能過剩壓力山大
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的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上,企業家大佬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產能過剩”。
全球整體存在產能過剩。落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還是以激進制造業為主。當經濟增速低于兩位數時,就會出現產能過剩。大會上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坦言全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困難。
這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目前整個行業最擔心的就是產能過剩的問題。老張告訴筆者。例如,挖掘機全國產能可達到60萬臺,但2012年全年的總銷量還不到12萬臺,而2015年預計也就15萬臺左右。
進而影響企業的運營,產能過剩影響了價格。減少了營收,攤薄了利潤,成為壓在各大設備生產廠家心口上的一塊巨石。
13家工程機械類(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上市公司2013年三季報已經披露完畢,目前。萬得資訊數據顯示,13家公司的營業總收入為1139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凈利潤(含少數股東損益)比去年同期(調整后)下降了48%。
企業都在比誰熬得更久,工程機械寒冬里。有些注定是要被凍死的也許(死掉的)不是整個廠,而是某些產品線、某些分廠、某些辦事處和某些代理商。
過去10年,如果要給“中國速度”評選一個“最佳代言人”恐怕非工程機械行業莫屬。
10年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僅有400億元規模;而10年后的今天,國工程機械行業則以10年擴容10倍的生長速度,達到4000億,成為世界最大且最重要的工程機械市場及產出國,即使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陰影下,2011年,仍然突破了5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