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輸配電運營體制是單一購買者的統購統銷體制,這種體制徹底切斷了供應端與需求端之間的信息互動,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難有更多的知情權、話語權和選擇權,難以真正培育市場主體。
從國外改革經歷看,劃分區域電網并建立區域電力市場被視作電力體制改革的必經之路。在目前電力監管部門呈現弱勢的前提下,隨著跨省區輸電增加,以及提升電力系統安全等的需要,加上有關政策、管理上的某種缺失,現有電網體制的行政壟斷權甚至有所強化。曾經有不少研究人士稱,輸電、配電價格不出臺,電網成本構成機制及社會知曉度不夠,政府無從監管其內部操作,無從監管也就無從改進,從而無從建立自身發展機制。因此改革和完善電網運營機制迫在眉睫,而獨立的輸電、配電價格則必須盡快出臺。
現在重新解讀國務院[2002]5號文件,我們不難理解成立區域電網公司或許原本是當初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重點之一。當時改革方案是通過相應過渡性安排,鼓勵將區域電網做大做強,并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股份化改造,以促進效率比較和市場競爭。
距離5號文件出臺十年過去了,電力體制的改革自“廠網分開”后處于無顯著進展狀態。據目前傳出的拆分方案稱,現有電網可能按照行政區域進行拆分。這也許是對2002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即“國務院5號文”)原有改革精神的回歸。
建設區域電力市場的意義
根據國務院5號文的表述,區域電網公司的主要職責是:“經營管理電網,保證供電安全,規劃區域電網發展,培育區域電力市場,管理電力調度交易中心,按市場規則進行電力調度。”
區域電力市場的建立、培育及發展,是承載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前沿平臺,也是展示改革成果、檢驗改革成效的直接窗口。從某種意義上講,區域電力市場的建設和運營是否正常、有效,正是全面觀測電力體制改革進展軌跡的“晴雨表”。5號文件出臺以后,東北、華東電網區域電力市場曾相繼進入試運營階段。南方電網區域市場也曾啟動試點工作。
建立和運作區域電網電力市場,將促進“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省級發電市場的充分發育,從而形成電網商業化運營,是提高電力工業和社會效益的有效措施。
早已具備前期條件
電廠具備良好運行狀態。改革開放以來,電力系統的發電企業先后經過企業整頓、升級、雙達標、創一流、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價等階段性重點整治、改造、提高和創優工作,電廠的設備水平、安全環境、人員素質、科技手段、管理能力和效益實力,得到全方位總體提高,發電設備處于穩定可靠、環保效能的良好運行狀態,已能滿足區域市場的需要。地方投資主體的大中型電廠,亦參照了上述做法。
電網基本框架已構筑。最近幾年,隨著西電東送戰略部署實施步伐的加快,以及首批跨區域電源、電網項目的順利進行和相繼投產;同時,各省市“城鄉兩網”改造的預期完成,更好地提高了電網輸、送、受電能的整體功能。至2010年底,全國220kv及以上輸電線路總長度分別為:500kv線路52000km、330kv線路15000km、220kv線路180000km。220kv及以上主干網骨架已形成,提高了區域聯網能力。線路長度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國家電網公司信息稱:到2020年底,中國將建成覆蓋華北、華中、華東地區的特高壓交流同步電網,建成±800千伏向家壩-上海、錦屏-蘇南、溪洛渡-株洲、溪洛渡-浙西等特高壓直流工程15個,包括特高壓直流換流站約30座、線路約2.6萬公里,輸送容量達9440萬千瓦。
五大發電集團資源配置相當。“五大”發電主體,同等參與市場“公平、公開、公正”競爭。五家發電集團公司的資產規模、質量大致相當,地域分布基本合理,在各區域電力市場中的份額均不超過20%,平均可控容量約為8000-13508萬千瓦之間。為五大集團參與競爭,提供了“透明、公開”市場平臺。
有良好的區域網間輸送技術與市場條件。隨著西電東送項目實施,跨區聯絡線建設、尤其是近年來特高壓電網建設的加快,省市際交易和區域交換電力能力提高。特別是在當前電力供應趨緊的形勢下,區域內和大區聯網效益作用更為顯著。同時,隨改革的深入,要求打破省際壁壘、開放市場等行政措施的配套,更為建立區域性市場奠定了市場基礎。
高峰負荷錯時性。各大電網根據發展形勢和用電需求預測,為保證用電站可靠和持續性,均作出高峰負荷錯時性安排。例如某電網2011年高峰時段至少可錯峰540萬千瓦。這種錯時性安排,不僅有效地緩和了高峰用電,還為區域電力市場中省際間負荷的互劑,提供了交易平臺。
有省級電力市場競價的經驗。在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前,不少省、市結合經濟責任制考核,推出了以指標考核為主體的省級廠際模擬電力市場,其內容為技術支持系統實時交易結算。1998-2000年間浙江、上海、吉林等先行試點省、市建立發電側電力市場,研究和制訂并實時運作,取得了成功經驗;最近幾年少數區域電力市場有過試運營經歷,這些亦為建立區域電力市場奠定了市場的硬件、軟件基礎;同時培訓了市場運作人員隊伍,增強了競價上網意識。
綜上所述,當前重啟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及運營,時機已基本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