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青年科技工作者郭銳憑借銳意進取的決心和魄力,帶領科研小組成員,在電力機器人研發(fā)領域抒寫著無悔的青春。
4月7日,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室里搭建著模擬銀東直流的瓷質絕緣子串,一架小巧的機器人附在絕緣子串上,在科研人員的遙控下往復移動,檢測絕緣子的潛在故障。這是該院自主研發(fā)的機器人,能附在線路絕緣子串上進行外觀檢查、電阻測量和電場測量。一位年輕人正忙著機器人的運行調試,他就是該機器人的研發(fā)者郭銳。
郭銳博士畢業(yè)就承擔了山東省高新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項目,帶領平均年齡只有29.5歲的團隊,攻堅克難,提前半年完成任務。32歲那年,郭銳被聘為山東電科院電力機器人領域首席專家。他先后研制出架空輸電線路除冰機器人、檢測機器人等一系列線路機器人,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電力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
大刀闊斧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
2008年年初的雪災導致輸電線路發(fā)生倒塔、斷線、舞動、覆冰閃絡,給湖南、江西等16省(區(qū)、市)的電網造成嚴重損壞。
“我們一定要研制出可以在架空輸電線路上進行除冰、檢測等帶電維護作業(yè)的機器人。”2009年1月,工作不足兩年的郭銳帶領3個小伙子勇敢地挑起重擔。
如何除冰才最有效?郭銳帶領大家研究國內外現有的40多種線路除冰方法,并先后赴湖南、浙江、廣西等冰災重災區(qū)調研線路覆冰情況,深入了解線路覆冰破壞的原因。最終,他們引進了加拿大研制的除冰機器人相關技術,并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技術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并非一帆風順,郭銳和同事攻克了一個個難關。郭銳說:“我們做設計工作就是要解決一個個小問題,辦法永遠比困難多,只有執(zhí)著地鉆研,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2010年6月26日,當聽到鑒定委員會宣布:“架空輸電線路除冰檢測機器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發(fā)團隊的4名成員忍不住歡呼雀躍。
希望其功能更加完美
2009年5月,在完成了方案設計、選型、出圖、審核、加工、裝配等工作后,第一臺架空輸電線路除冰檢測機器人樣機終于組裝成功了。
2010年6月8日,500千伏濟長Ⅱ線162號~163號塔左側地線上,架空輸電線路除冰檢測機器人首次在帶電線路上進行了2個小時的測試。看到機器人完成地線移動、模擬除冰、在線視頻采集等試驗項目時,郭銳和項目組成員激動地擁抱在一起:“我們的‘孩子’真爭氣,通過了‘上崗’考試!”
為了縮短研發(fā)時間,郭銳和同事經常風餐露宿,吃住在車上;為了檢驗和改進機器人的各項功能,他們經常背負著沉重的設備,冒著嚴寒出沒于高山峻嶺;為了制造最真實的場景,在零下13攝氏度的室外,他們徹夜抱著噴雪器在線路上造冰,哪怕凍傷了手;為了拿到準確的實驗數據,他們通宵達旦做試驗,絞盡腦汁,廢寢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