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的林先生,居住小區距單位24公里。過去如果開車,1個半小時能到,乘坐公交車則是兩小時。去年底,小區附近地鐵建成后,從家到單位40多分鐘就行了。現在,林先生基本上出行都會選擇乘坐地鐵。地鐵,已成為大中型城市最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近年來,以地鐵、輕軌為主要形式的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2012年底,全國已有17個城市建成投運線路70條,累計投運里程2077公里,同比增長19.2%。2012年新增投運里程335公里,同比新增里程288公里,增長16.3%。線路總長度位居全球第四位。
今年2月底,隨著徐州軌道交通項目獲得批復,我國已經批準了36個城市的線網和建設規劃,并且批準了其中的28個城市部分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正在全國逐步展開,將會越來越多地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
“十二五”建設投資超萬億
“長遠來看,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進一步加速發展意義重大,這不僅有利于緩解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提升城市運行效率,而且還有利于推進城市化進程,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洪洋,長期致力于軌道交通領域的研究,他十分堅信上述觀點會在今后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得到印證。
“從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現狀來看,常規公交在城市機動化出行中的分擔率大部分城市都處在下降趨勢,而對于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來說,軌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出行分擔率卻呈上升趨勢。現在看,城市地面公交的承運率是逐年下降的,但地鐵及輕軌的承運率卻是逐年上升的。”吳洪洋說,“這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情況差不多。”
目前倫敦、東京、紐約等國際大都市,其高峰時段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重高達60%以上,而我國北京、上海等軌道交通最發達的城市,該項比例僅為30%左右,未來應該還有較大增長空間。國外的地鐵承運率已經達到70%~80%,而目前我國只有40%,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據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運營里程預計將會達到7395公里,而到2050年規劃的線路將會增加到289條,總里程將達11700公里。
“城市軌道交通的加快發展,有利于縮短時空距離,也是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的重要保障。”吳洪洋說,更為重要的是,作為重要的基礎民生工程,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牽動的是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如工程機械、車輛裝備、智能電子信息系統等,這有助于社會效益的提高,并有望成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目前我國地鐵的工程造價是6億~10億元/公里,輕軌的工程造價為1.5億~2.5億元/公里,軌道交通平均造價在6億元左右。據中國軌道交通運輸協會統計,我國批復可研報告的28個城市,批復總投資12364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459億元。2012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914億元,比上年增加286億元,增長17.6%。預計“十二五”期間,將完成投資超過萬億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正在成長為帶動經濟穩步發展的生力軍。
需多制式協調發展
面對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加速發展,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運輸及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金辰虎,還是表示出了一絲擔憂。
“現在,全國已經批復了30多個城市的規劃,但排隊的有55個城市,而想申報的還不止這些。地方建設地鐵的熱情很高,這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建設。有的地方根本不具備條件,也要上馬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這是很危險的。”
金辰虎介紹說,現在國家對于地鐵項目是有審批權的,而輕軌建設則是在本省就能批復。“地鐵和輕軌,包括有軌電車、磁懸浮等,這些城市軌道交通方式都有自己的建設標準和條件。建設一條地鐵,當地城市人口一定要達到200萬,地方GDP要達到1000億元,對地方財政年收入也有要求,要超過100億元。現在大家都看到建地鐵的優勢,但卻忽視了如何建,怎樣布局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后續人才能不能跟上,這些似乎還沒有仔細考慮。”
2011年末,全國軌道交通運營里程1743公里,其中地鐵1425公里,占82%;輕軌247公里,占14%;現代有軌電車41公里,磁浮交通30公里,均僅占2%左右。“不是一提到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就一定要建地鐵。有些城市地鐵建完之后,就發現存在運量不足、客流強度低下等情況。這就要求我們在規劃時要謹慎,對客流量等綜合因素進行科學嚴謹的分析預測,要綜合線路布局。”他指出,“超大型城市城鄉結合部,主城與衛星城之間也要考慮輕軌和快軌建設的必要性。輕軌具有建設周期快、成本低等優勢,它的發展應該受到重視。”
據了解,我國是城市軌道交通最發達國家中,惟一一個以地鐵為主的國家。而其他國家包括西方發達國家,都是以輕軌和有軌電車居多。盡管中國有人口數量多的客觀條件,但多制式協調發展還是應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配套系統待完善
談到當前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吳洪洋坦言,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和梳理。
“與國外相比,在智能化信號系統、調度系統、軟件系統等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他指出,裝備制造以及電子系統是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基礎,對此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對制造企業給予優惠政策,鼓勵采購自主裝備,最好能建設一個全國統一的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積極促進成果產業化并實現成果轉化過程的透明和迅速,減少知識產權遭受侵害的時間和環節,從而促進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