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分別于去年9月和11月啟動的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近日趨于熾烈。6月初,27個歐盟成員國將對歐盟貿易專員卡洛·德古赫特提出的對中國光伏產品臨時加征47.6%的反傾銷稅最終裁決。這起歐盟歷史上金額最大的“雙反”案件,不僅可能影響中國企業210億歐元的對歐出口產品,甚至可能影響中國光伏產業的生死,由此引發了中國政府層面的強烈反應。李克強總理在瑞士訪問時明確表態:歐盟的對華“雙反”措施“損人又不利己”,中方堅決反對。
從表面看,中歐光伏戰只是一起金額巨大的貿易博弈,但實質上并非如此。金融危機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尋找類似互聯網一樣的新型技術,以帶動全球經濟從泥潭中拔出來,走向實質復蘇。而在可能的新技術選項中,光伏產業和3D打印技術一樣,具有與互聯網類似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光伏,被視為“第三次能源革命”的關鍵。不夸張地說,誰在這樣的技術應用中領先,誰就可能引領下一輪經濟發展。因此,主要經濟體都將光伏產業列為戰略產業,并實施不同的扶持政策,而不會視之為一般性市場產品。
對光伏產業的重視程度,決定了這一領域的博弈強度。近年來,歐美紛紛對中國光伏產品發難,不能不說有這樣的深層原因。光伏大博弈,不是自由貿易主義者與貿易保守主義者的對弈,而是對新技術的“卡位”之爭。只不過,相對而言,美國自2009年起實現了“頁巖氣革命”,對于光伏產業的重視度降低,因此在光伏博弈中較為低調。而歐盟此次“雙反”調查,則是借自由貿易為名,實施的一次反自由貿易制裁。同是將光伏產業視作戰略產業,同樣實施不同程度的扶持,何以中國的扶持政策就不合理?顯然,此次“雙反”,目的并不單純。
在5月24日歐盟委員會實施的非正式投票中,包括歐洲最大的光伏產品生產國德國在內的18國反對向中國光伏產品臨時征稅,本身也反映出了歐盟成員國多數成員的立場:制裁中國產品,站不住腳。
無論此次歐盟“雙反”案最終投票結果如何中國企業是否會“脫險”,在看到光伏戰背后原因的同時,還需要反思我們自己的行業政策。作為市場前景遠大的產業,在諸多環節,都存在不少問題。從市場培育看,中國的戰略性產業,不能捆綁到外部市場中。中國光伏產品超過60%出口國外,一旦外部環境有變,就易遭風寒。近年來中國光伏由盛而衰,就與外部市場環境惡化息息相關。此次歐盟雙反事件進一步證明,戰略性產業,更易受到人為“騷擾”;從扶持手段看,鼓勵、投資戰略性產業固然是應有之義,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國內應用環境。很長時間以來,光伏產品不能并入電網,是導致光伏企業依賴外部市場的重要內因;從研發來看,戰略性產業不能計近利而忘大局。中國光伏企業一度繁榮之時,多重視資本運營,而疏于技術開發,迄今為止,多晶硅提純技術仍掌握在外人手里,中國光伏企業只能在下游“打工”。這種形態,實際上消解了光伏產業的戰略意義。
可以說,中歐光伏戰即使中國企業勝了,也難說是實質性勝利,而只是維護了現有歐洲市場。從最終訴求來看,從政府到企業,都需要作出與戰略性產業相匹配的決策轉變。有了這個起點,中國光伏產業,才可能真正繁榮,并對外部環境的種種挑戰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