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煤炭需求不振的情況下,進口煤的“大兵壓境”讓國內煤炭市場進一步惡化,6月19日環(huán)渤海動力煤價跌至607元/噸,再創(chuàng)三年來新低。《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經歷了煤企、電企和進出口貿易商的激烈交鋒,日前下發(fā)的《商品煤質量管理暫定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在修改后二度在業(yè)內征求意見,進口煤的限制門檻有所降低。
業(yè)內人士認為,該規(guī)定落地的可能性很大。不過修改后的標準對中國煤炭進口的影響已經不大,而且在進口煤嚴重滯銷、很難再有新增長的情況下,政策出臺與否已無實際限制意義。
根據5月初國家能源局下發(fā)的《辦法》初稿,從國外進口的煤炭熱值不得低于4544大卡/千克,灰分不超過25%,含硫量不超過1%,并對進口商設定準入門檻。
這份以環(huán)保名義出臺的征求意見稿背后的意義是,我國已連續(xù)四年成為煤炭凈進口國,其中過去的三年我國年褐煤(高硫低卡煤的代表)進口量增長9倍以上,目前占全球貿易量的比重接近95%以上。
“進口煤對國內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是在2012年進口煤數量達到3億噸以上。全社會煤炭庫存在2億噸是比較正常,現在國外煤炭進來后等于又增加了3億噸,市場上就比較飽和。”國家安監(jiān)總局煤炭信息研究院院長黃盛初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
5月,中國煤炭進口量2757萬噸,雖然進口量較4月有所減少,但是依然居于高位,沖擊內貿煤市場。6月19日海運煤炭網指數中心發(fā)布的環(huán)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本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為607元/噸,跌幅擴大。
據了解,我國很多的進口煤都來自印尼,主要以褐煤為主,屬于劣質煤,發(fā)熱量小、硫分高。但因為價格較低,國內電企愿意采購,尤其是在沿海地區(qū)大受熱捧,去年2 .9億噸的煤炭進口量中,其中的63%直接供給沿海用戶。
這也是《辦法》遭到貿易商和電廠激烈反對的根本原因。五大電力集團認為該政策不符合市場規(guī)律、不利于國民利益,同時對環(huán)境保護作用很小,集體向國家發(fā)改委表示了抗議。
“這個辦法本身就是為救煤炭市場、限制進口量身定做的,只不過借商品煤質量管理的名義說而已。其與提倡進口的國家能源戰(zhàn)略是相悖的,而且從節(jié)約國內資源的角度以及從運輸成本的角度出發(fā),沿海地區(qū)選擇進口煤更符合市場規(guī)律,政府限制進口煤違反市場規(guī)則。”五大電力集團內部人士質疑道。
經過煤企、電企和進出口貿易商的激烈交鋒,遠距離運輸和進口動力用商品煤門檻擬從原定的每公斤發(fā)熱量4545大卡降至4000大卡以下,最高含硫量也將從之前的1%提高至2%。
上述五大電力集團內部人士認為,修改之后,進口褐煤的熱值限制對印尼煤進口影響大幅減小,硫份限制也使高硫的美國煤得以繼續(xù)拓展中國市場,煙煤進口則基本不受影響,只有無煙煤進口門檻有所提高。但他表示,對進口煤限制一事總歸是不合理。
“這一政策必然會落地,但是具體細節(jié)和時間不好判斷。”中煤遠大咨詢中心煤炭分析師張志斌判斷說。據他介紹,受“能源局進口煤禁令”預期政策影響,進口商觀望情緒較高。遠期的低卡煤和高硫煤基本沒有什么合同,一些貿易商在港口的低卡褐煤也在選擇快速出貨。
包括黃盛初以及上述五大電力集團內部人士在內的多位人士也認為,上述規(guī)定出臺的可能性很大。剛從廣西防城港考察回來的煤炭貿易專家黃騰則認為,在進口煤嚴重滯銷、很難再有新增長的情況下,政策出臺與否已無實際限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