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環保、綠色的智慧城市是當下的熱門,可談起這個時髦的話題,首都博物館總工程師祝敬國卻憂心忡忡。
祝敬國是在中國實踐智慧建筑的先行者之一。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已經將上海博物館改造成了當時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智能化博物館。精確消耗能源的智能體系不僅很好地維護了文物的保存,還比改造前的博物館減少了60%的水電氣消耗,僅電費一年就能節約三百多萬元。
2000年初,籌辦奧運會的北京需要蓋一批配套建筑,首都博物館新館被列入名單當中。祝敬國加入了首都博物館的新建工程中,擔任總工程師。
為了體現節能、環保的“綠色奧運”精神,祝敬國和他的團隊利用首都博物館一萬三千平方米的巨型平面屋頂,做成了5000多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這些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的最高發電量能達到300千瓦,滿足了博物館里所有照明用電的需求,不再需要外接電源了。祝敬國因此拿到了住建部頒發的“綠色工程獎”,這代表了中國政府在該領域對他的最高認可。
當時太陽能光伏在中國還是新鮮事物,也是政府和企業蠢蠢欲動想要進軍的新領域,所以祝敬國時常被專業期刊約稿,被種種論壇、會議請去作報告。“可是后來他們就漸漸不再叫我去了,因為我總是堅持自己的觀點,給他們的開發熱情潑冷水。”接受采訪時,祝敬國說。祝敬國的觀點是:太陽能光伏系統一定只是一種補充手段,在某些條件下是有效的,且應該采用的,但“在我們通常的城市居住環境下,并不適宜”。
他認為自己建立的首都博物館太陽能光伏系統作為樣板工程是可以的,但并不具備廣泛的示范作用,因為“對太陽能光伏的開發必須因地制宜,在中國大面積推廣行不通”。它適合運用于人口密度小、日照強烈的地方。比如荒無人煙的青藏鐵路,鐵路的所需信號系統都要用電,按照傳統的方式就得蓋電廠、發電、再傳輸,不僅投入巨大而且在傳輸過程中還會有大量損耗,能源使用效率很低,這種情況下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就很恰當。
“但我們城市里的房子,別說屋頂了,就是墻面全部設計成太陽能電池板,攤到住戶每個人才能有多大的面積?發多大的電?而且這么大的建筑密度,都用太陽能,把太陽能都吸收轉化成電能后,對氣候對環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祝敬國說。然而,相關產業以驚人的速度發展。2000年初祝敬國做首都博物館新館工程的時候,中國還沒有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商。2006年至2007年,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增長份額就已經居世界首位了,到2008年,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可太陽能電池板的市場需求卻遠遠跟不上如此龐大的生產規模,方興未艾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在2009年就遇到了冰封期,眾多太陽能電池板企業破產倒閉。2011年,曾在無錫市政府幫助下創建的尚德電力公司,在上市五年后負債總額已達到35.82億美元,華爾街投資機構對尚德股票的評價是“破產重組是其唯一出路”。在祝敬國看來,太陽能光伏產業“造富運動”的幻滅是意料之中的。“因為這種需求是一種概念化的需求,而不是真正的生產生活需求。”祝敬國說,“所以現在綠色建筑也好、智慧城市也好,我都非常擔心,如果我們沒有一種冷靜、科學、深入的認識,一窩蜂地盲目跟風,就會出問題,投入會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