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煤炭產業現在是由區域性、全國性甚至國際性因素交織的市場,這決定了煤炭企業的競爭力主要是區位、資源優勢競爭力和價格競爭力。區位、資源優勢是既定不可改變因素,在供求關系逆轉、煤價大幅下降的市場狀況下,煤炭產業圍繞競爭力重新洗牌,主要是圍繞價格競爭力重新洗牌,不可避免。經歷十年煤價單邊上漲,煤炭企業區位、資源稟賦不同,經營管理有高下,但鮮有虧損的企業,只有贏利多少的不同。但是,經營者如果因此沒有市場風險的意識,就容易犯戰略性失誤。煤炭供求關系逆轉,煤價大幅下跌,這是市場的本意,要求煤炭企業重新洗牌。
有觀點認為,煤炭產業目前危機一是銷售不旺,煤炭價格競爭激烈,二是投資無序,產量暴漲,產能過剩危機加劇。并認為煤炭產業要擺脫目前的困境,一是繼續淘汰落后產能,二是實行生產配給制,三是提高煤炭進口稅等等。其實,煤炭作為完全市場化的產業,煤價連續上漲十年,積累的盲目投資、產能過剩、成本上升、企業競爭力有強有弱等問題一大堆,用計劃經濟的思維和方法開藥方,并不能包攬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企業競爭力、產能過剩問題等,只能通過市場優勝劣汰的考驗,才能更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才有更好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從統計數據看,自2011年7月開始,我國的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就開始走上一條回落道路,至2012年2月,PPI的增幅降到大約零的水平,此后就一直在零以下水平徘徊。但是直到2012年中,煤炭市場的供求狀況才發生逆轉。這說明從工業制成品發出市場變化信號,經歷一年才傳導至煤炭資源類產品。如果煤炭企業對市場信號作出正確認識,完全有時間作出正確抉擇,不至于陷入如今的囚徒困境。據報道,因煤而興的鄂爾多斯市,過半煤礦己經關停,全市的GDP增速跌至內蒙倒數第一。鄂爾多斯市的情況有特殊性,但至少說明,當煤炭供不應求、煤價上升時,你的資源優勢可以發揮,當煤價下跌時,你就會面臨雙重的劣勢,這就是區位競爭劣勢和價格競爭劣勢。
前不久,BP公司在北京發布《2013世界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煤炭消費量首次超過全球一半,占比50.2%。巧合的是,去年全國煤炭市場供求關系逆轉。從環境約束、經濟轉型、新能源發展、全面小康建設等等綜合考慮,我認為我國的煤炭消費己經達到或接近峰值,煤炭產業靠需求增長拉動、坐地收金的日子己經過去,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就是優勝汰劣、重新洗牌。說到轉型,其實涵蓋社會、經濟、文化方方面面,知易行難。縮小貧富差距、實現信息權力透明,是社會轉型;弦揚核心價值、增強文化自覺,是文化轉型;騰龍換鳥、產業升級,是經濟轉型,等等。各種轉型又互相影響,互相牽制。通過轉型升級,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人們自覺的行為節能理念和行動,必將使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背棄資源高消耗的GDP模式,這將對包括煤炭在內的資源性產業具有深遠影響。當然,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的地位不可能改變。前不久,有兩則報道,一是國外某機構預測中國煤炭消費,到2050年將達到60億噸,另一則是我國央企欲購澳礦巨頭力拓一項煤炭資產的報道,并被涉及的我國企業出面否認。這種大忽悠并非巧合,同時也從側面透露出對市場前景看淡的判斷。
煤價下跌對煤炭產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優勝汰劣的市場機制推動重新洗牌、加速產業升級,這在相當長時間,對競爭力不強、投資成本高的企業是一個痛苦進程;另一方面,煤價下跌即時提升了整個煤炭產業的競爭力,有助于鞏固和擴大煤炭產業的市場地位和份額,并對李克強總理講的“既穩增長又調結構,避免經濟大起大落”發揮積極推動作用。煤價下跌減輕了下游產業的壓力,比如增強了火電相對水電、新能源等發電的競爭力,增強了鋼鐵、有色金屬產業競爭力等等,這反而強化了煤炭作為其上游產業鏈的市場地位。煤價下跌對煤炭進口的抑制作用也比較明顯,6月,我國進口煤炭2231萬噸,同比下降17.9%,環比下降19%。從更長市場周期觀察,國內煤價漲跌與煤炭進口是正相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