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11時,一個簡單的閥門被莊重地打開,這個瞬間,中國石油(行情,問診)西南管道公司貴港輸氣站的放空塔頂燃起了橙色火苗,這標志著全長2520公里的中緬天然氣管道—中國第四大油氣進口能源戰略通道正式打通。
中緬天然氣管道與同時在建的中緬原油管道合稱為“中緬油氣管道”,該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中國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是國家“十二五”重點工程,這條全長7676公里的管道對于保障中國能源安全、推進西南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最難建設的管道工程
中緬天然氣管道起于緬甸皎漂市,從南坎進入中國境內的云南瑞麗市,經廣西貴陽到達貴港市。管道干線全長2520公里,緬甸段793公里,國內段1727公里,設計年輸量120億立方米,設計壓力10兆帕,管道直徑1016毫米。
中緬油氣管道全長7676公里,其中緬甸段1504公里,中國境內段6172公里。原油管道年設計輸量2200萬噸。
過去兩年中,美國管道建設專家巴斯特??格雷曾兩次深入中緬油氣管道現場踏勘,他感慨道:“這是我所看到的最難建設的管道工程。在世界范圍內沒有一個團隊能在30個月內完成管道建設任務。”
中緬油氣管道穿越馬德島兩大海溝,翻越若開山,穿越或跨越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瑞麗江、怒江和瀾滄江等56處大中型江河。尤其是國內段管道地處橫斷山脈、云貴高原和巖溶地區,81%為山區丘陵,沿線斷裂帶密布,地震活動頻繁,雨季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頻發。
在管道開工建設后,僅2013年就遭遇了“420雅安大地震”、“618特大雷暴”、“79特大洪災”和“722定西大地震”等幾次重大災害,使安全成為管道建設中的頭等大事。
此外,國內段工期緊張程度也是在中國管道建設歷史上前所未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從2011年9月16日控制性隧道工程開工,線路工程2012年3月15日實驗段開工建設,在境外段已經開工建設15個月的情況下,留給國內段的時間窗口只有14個月。
這就是巴斯特.格雷眼中的奇跡:今年7月28日,中緬天然氣管道開始向國內供氣,緬甸天然氣從緬甸南坎站進入中國境內的瑞麗站。8月3日,瑞麗—祿豐段一次投產成功,事實上,國內段用了15個月完成了工程建設并實現通氣目標。
重要的連接作用
據中國石油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吳宏介紹,中緬天然氣管道干線建成投產后,國內段將通過西氣東輸二線廣南支干線向廣東地區輸送天然氣,并從貴陽向中貴線(中衛—貴陽)分輸,中緬線、中貴線與西氣東輸二線廣南支干線在貴陽、貴港會師,三線“聯通合網”。
中貴線的建設源于西部大開發。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展,川渝地區對能源特別是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原有的供氣格局難以應對,在此背景下,中國石油提出建設中貴線工程,主要承擔把中亞二期天然氣輸往沿線市場和進一步輸往廣東市場。
長約1613公里的中貴線在2013年9月28日全線完工。在中緬天然氣管道投產后,來自緬甸的每年20億方天然氣將通過中貴線分輸,中貴線把中緬天然氣管道和西氣東輸系統連接在一起,使這兩個管網系統的氣源可以進行相互調度和置換,在此基礎上,進口中亞氣、塔里木、長慶和川渝等四大氣源以及西氣東輸系統、陜京線系統、川渝管網及中緬等干線系統也從而連接起來,西部進口天然氣大通道開始發揮出其巨大作用和能量。
如此布局后,緬甸天然氣不僅滿足云南和貴州等西南地區的用氣需求,還與其他氣區及沿海管網相連,從而實現了國產氣與進口管道天然氣的連接,提高了中國天然氣供應的整體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