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據了解,低壓電器分會將在機電商會的領導下,收集低壓電器市場信息和情況,研究、制訂低壓電器進出口的營銷戰略及策略;制訂低壓電器行業相關產品的進出口技術指南;定期向行業發布委員會活動情況;根據低壓電器進出口的要求和市場情況,定期對進出口價格進行預測;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企業的要求及建議,對違規企業提出處罰意見;組織行業參加國際會議、出國考察、國際展覽等“走出去”活動。日前,商務部正式批準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成立低壓電器分會,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將開始走上統籌經營集中管理的發展道路。
“低壓電器分會的成立,對于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在進出口和技術創新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機械行業一部主任孫廣彬表示。
低壓電器分會應時而生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顯示,中國低壓電器行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產值約200億元,具有規模以上的生產企業約2000多家。孫廣彬介紹,總體而言,同國際工業發達國家比較,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首先,企業規模偏小,且數量過多。目前我國低壓電器生產企業由建國初期的數百家,發展到現今的2000多家,企業數量過多,導致經濟資源過于分散,缺乏效率。第二,區域結構趨同,重復建設嚴重。我國低壓電器地區產業趨同化現象嚴重,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產品生產過剩、能源、原材料利用率低、經濟效益低下、惡性競爭等后果。另外,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缺少一批技術裝備先進、生產規模大、產品質量好的企業,缺少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自主的名牌產品,產品設計、耐用及環保、造型美觀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據了解,低壓電器分會將在機電商會的領導下,收集低壓電器市場信息和情況,研究、制訂低壓電器進出口的營銷戰略及策略;制訂低壓電器行業相關產品的進出口技術指南;定期向行業發布委員會活動情況;根據低壓電器進出口的要求和市場情況,定期對進出口價格進行預測;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企業的要求及建議,對違規企業提出處罰意見;組織行業參加國際會議、出國考察、國際展覽等“走出去”活動。科技創新迫在眉睫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低壓電器產業產品開發、設計逐步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和分析,但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提升緩慢。從市場情況看,我國生產的中、低檔低壓電器基本上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市場,但國產高檔低壓電器除個別產品可與國外同類產品平分秋色外,其他國產高檔低壓電器國內市場占有率仍然很低,國內市場對高檔低壓電器的需求主要靠進口來滿足,“十一五”期間高檔低壓電器產品的進口仍將會保持一個快速增長的態勢。7月,中國海關總署發布了低壓電器進出口統計數據。出口方面,我國低壓電器二季度出口額為35.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03%。6月,出口額為6.38億美元,同比增長20.24%。進口方面,我國低壓電器二季度進口額為48.7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66%。6月進口額為8.23億美元,同比增長15.31%。看似繁榮的數據背后,實則低壓電器行業目前面對的尷尬與無奈,“近來人民幣大幅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對于低壓電器產品的出口極為不利,我國低壓電器產品最大的優勢---價格優勢已經岌岌可危。”三信國際電器公司董事辦負責人黃靜平憂心忡忡地表示。這種擔憂,并非個別現象,而是折射了低壓電器行業整體面臨的困境。黃靜平認為,扭轉不利局面的關鍵所在是科技創新。另一家低壓電器行業領軍企業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也表示:“創新,意味著風險;自主創新,意味著更大的風險。我們既要有激勵成功的膽識,又要有接受失敗的勇氣,更要有尊重失敗的胸懷!”目前,正泰研發經費始終保持在年銷售額的3%至5%左右,每年開發新產品近100項,其中10%達到國外產品的同期水平,20%-30%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被視作“山羊對大象”的與美國通用電氣的合作中,正泰也以創新能力贏得了合作方的尊重。政府、協會、企業同心協力單個企業的創新行為,并不能改變我國低壓電器行業整體技術落后的現實。據調查,我國低壓電器行業開發投入與國外著名公司相比差距甚遠,個別領域達到近100倍之多。知識產權局的資料顯示,在近幾年低壓電器產品申請的發明專*中,外國公司占80%以上,我國低壓電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不多。國際低壓電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各國企業都在加大投入力度介入低壓電器領域,激烈的競爭和市場轉換都直接威脅著我國企業市場的發展。針對這樣的現狀和問題,低壓電器分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政府、進出口商會、企業應共同努力,進一步調整低壓電器產品結構,淘汰工藝落后、體積大、能耗高又污染環境的產品,實現多種形式的聯合開發,擴大智能化、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生產。談到低壓電器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孫廣彬介紹,隨著技術不斷創新,尤其是電子、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的迅速發展,低壓電器在原有產品繼續完善性能、功能、提高質量的同時,將產生一批新型產品。未來低壓電器產品將向智能化、電子化、組合化、模塊化方向發展,不斷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