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興起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有人將其定位為智能制造,也有一派將其歸結為能源革命,無論哪種路徑,可以肯定的是電力轉型已成為新一輪能源革命的核心和關鍵。
4 月20日結束的第三屆中國電力發展和技術創新院士論壇上,近300名電力科技、工程領域的兩院院士和學者以期探索推動解決能源發展實際問題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方法。力求充分展示我國在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等領域取得的創新成果和技術優勢,及在能源、電力科研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電網科技創新遠景規劃。
大會名譽主席、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在主旨報告中深入探討了我國能源和電力發展有關重大問題。他闡述了特高壓推動全國能源資源優化配置,促進清潔能源加快發展,帶動裝備制造產業升級,構建洲際輸電大通道的重要意義。他認為加快發展特高壓,實現“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是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必然選擇。劉振亞強調,特高壓的成功,標志著國家電網發展進入了以特高壓為引領,以智能化為方向,全面創新發展的新階段。
2009 年1月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先后建成了晉東南—荊門1000千伏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直流示范工程和四川錦屏—江蘇蘇南±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等3個世界上電壓最高、容量最大、技術領先的特高壓交、直流工程,一直保持安全運行,累計送電超過800億千瓦時。目前,“兩交兩直”(淮南 —浙北—上海、浙北—福州1000千伏交流,哈密南—鄭州、溪洛渡—浙江金華±800千伏直流)特高壓工程正在加快建設。
必須承認,特高壓目前在社會上仍有一些爭議,包括特高壓將全國連成一張網是否安全,特高壓建設應該以交流為主還是直流為主,等等。但目前在運的3條特高壓輸電線路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其技術的安全性、經濟性和環境友好性。
下一步,國家電網公司將加快特高壓建設,服務清潔能源發展,建設智能電力系統,推進電能替代,加強基礎研究儲備,大力推進能源戰略轉型,努力構建安全、可靠、高效的現代電網體系。
在大會上,國家電網首次披露,從2013年起的8年間,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到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別建成“兩縱兩橫”、“三縱三橫”和 “五縱五橫”特高壓“三華”同步電網。屆時,特高壓輸電能力將達到4.5億千瓦,保證5.5億千瓦清潔能源送出和消納,每年可消納1.7萬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替代5.1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4.2億噸,減排二氧化硫15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