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自動化就是讓設備、讓工作具有“人的智慧”——也就是在企業中,當問題和意外發生的時候,在第一時間就會有人發現它們,并停止繼續生產不良產品,最終使“意外和問題”得到終結,使之不再繼續下去。
在大野耐一所著的《豐田生產方式》一書中,他是這樣評價“準時化”和“自動化”之間的關系的——如果用棒球比賽來做比方的話,那么準時化就相當于團隊協作,也就是通過團隊密切而巧妙的配合,將其實力發揮到極致。
而自動化則是要求每一位選手的個人技術要越來越高超,并且進一步使得團隊的整體實力,在個人技術提高的基礎上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稍有管理常識的人都知道,用眼睛監督被管理者的時代早已過去。因此對企業工作的每個環節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操作者本人是不是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
這就好像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無法具體地指導每一位戰士的射擊、投彈、翻滾等一系列的技、戰術動作,不能為他們的生命做出任何承諾一樣,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告訴他們什么是危險,怎樣做可以保全自己,消滅敵人。
自動化就相當于這方面的訓練,具體地講就是:讓每一個操作者知道,出現什么情況就證明設備出現異常了,刀具使用到什么程度就需要更換了,原材料必須滿足哪些指標,針對產品品質的檢測都需要哪些步驟……
于是,在整個企業中就可以出現這樣的狀態: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崗位上都可以相當程度地主動發現問題,因為企業已經為所有的人做過了系統的培訓,并讓他們掌握了大量的發現問題的手段。企業花如此多的精力做這樣事情的意義就在于: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設備故障、由于需要重新返工不良產品、由于預測上的誤差、由于出勤情況的變化、由于人員的流動,以及各種各樣行政事務上的失誤,將使得原本的計劃需要完成不斷的調整,甚至這樣的調整頻率還是很高的。
豐田公司意識到,完全消除這些“意外”是非常困難的。
他們決定通過企業的每一個環節上所實現的“三助”,努力消除某些不應該有的意外,也就是:每一個崗位上的針對具體操作的自助;每一個小組、每一種配合中的互助;基于車間層面以及企業層面調整的公助。
于是,就必須明確這樣的標準:遇到什么問題必須在自助層面上加以解決;遇到什么問題必須借助公助層面上的努力來實現緩解。自然地,在公助層面上必須定期完成的,系統解決的重大問題也就隨之一目了然了。
基于自動化的上述理念,豐田公司成功推進了一種叫“目視管理”的管理方式。這標志著不論你走到企業的哪一個角落,或者針對哪一種工作,當出現了“非期待”情況的時候,就會有人提出來。
雖然提出問題的那個人未必就能夠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他可以在第一時間告訴周圍的人:現在所出現的情況在我們的計劃中是不希望看到的。
當一個企業所有的工作都能夠進入剛才所說的那種狀態,那么,從管理者到操作者的工作就會更加具有針對性,而伴隨著工作針對性的提高,企業對問題的認識也就越發的清晰,到底哪些情況出現的頻率更高,到底哪些問題的性質更加嚴重……
通過長時間的統計以及對解決問題方法的總結,豐田公司將這些經驗通過設備化完成了定型工作。
比如在相對簡單的操作層面上,他們在原有的設備上添加了“治具”,使得一些簡單的錯誤不再可能發生,使得操作的難易程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另一方面,因為豐田公司將這些經驗程序化后,使得各種工作更加規范,而更加規范的工作要求,反過來進一步提高了工作的針對性,從而推動了“目視管理”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因為對工作的要求越規范,人們就越容易判斷出哪種情況屬于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