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作為徐工集團重型機械廠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民第一次被派到國外。那是去德國的利勃海爾參加為期3周的起重機技術培訓。
擺在王民眼前的是漆成黃色的整潔的起重機,一排排如藝術品。
那時的利勃海爾是全球最先進的起重機產出地,在它的產品達到800噸水平時,中國才生產50噸級的產品。
關鍵是,那時國內企業都以“賣掉產品”為目標,“沒有質量意識,也沒有用戶意識。”王民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初徐工集團曾經出口過一批產品,下船后,客戶問為什么送來二手貨。
“漆掉了,生銹了,包括電鍍的油缸、螺栓都銹了。”王民說,客戶最終拒收。
“那時西方已經進入奧迪時代,我們仍然開著手扶拖拉機。”在利勃海爾的這次經歷,有一個令王民終身難忘的情節。
德國老工程師曾熱情地告訴他們:“你們用攝像機全錄制下來也行。”但是午飯時,中方翻譯人員說,老工程師后邊還跟了一句話:“反正你們再怎么學,也永遠做不到。”
“但是他們不讓日本人看,因為日本人學得太快了。”王民覺得,德國人向他們毫無保留地展示,“是覺得那是小學生看研究生的作業”。
這件事,在徐工集團的工程師中傳講了十幾年。年輕工程師,無一不曾被此激勵過。
被當做對手的時代
2006年的上海工程機械展覽會上,利勃海爾的高管在看到徐工集團的200噸、300噸全路面起重機后說,在中國找到了真正的對手。
2011年,王民隨徐州市領導去美國卡特彼勒參觀。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生產廠家。對方卻把他從進廠參觀的名單中劃掉。
“但是,我很驕傲。”王民說。
此前在2009年,向來標榜最開放的“工程機械奧林匹克”慕尼黑寶馬展覽會,徐工集團派出上百人的技術團隊赴會參觀學習,結果簽證一再被延期,最后許多人被拒簽。
“尤其是主任設計師以上的工程師,全部被拒簽。”王民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