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IPE的馬軍給人的印象是安靜、沉穩。但只要一說到企業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他的眼睛中就會投射出銳利的光芒。環境非盈利組織,在中國生存十分艱難。盡管如此,在馬軍的身上,依然散發著不迎合政府和企業,與之挑戰的氣概。
馬軍成立IPE是在2006年。在非盈利組織受到諸多限制的中國,踏實開展活動的馬軍或許是把自己的人生交給了這項事業。在成立IPE之后,他首先著手編制了“中國水污染地圖”。也就是全面匯總中國政府公布的水質污染信息的數據庫。現在,數據庫中共記錄了約10萬家公司的13萬條污染信息。
而讓跨國企業感到震撼的,不是數據庫。而是IPE公布的“污染企業排名”。
IPE當初曾經要求污染數據庫中的問題工廠做出改進,但沒有取得所希望的效果。原因是“治理污染會導致成本上漲。使企業輸給競爭對手”。于是,馬軍把目光對準了發單方,也就是大企業。
污染數據庫包含的10萬家企業大多都是承接大企業外包業務,在中國進行生產活動的。當時,工廠排放廢水中的重金屬引發兒童中毒癥狀的情況已經引發社會問題。馬軍于是首先把目標對準容易造成水質污染的機電、IT企業,以及服裝企業,確定立了約80家發包企業。
IPE向這80家企業寄去了公開信。然后對是否回復、是否了解供貨商的環境污染情況、有沒有要求供貨商作出改善、是否構筑了綠色供應鏈等項目逐一進行評價,排定了企業的名次。IPE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與企業聯系,根據最新情況對排名作出修改。
馬軍之所以公布企業排名,著眼點放在了“抵制運動”上。消費者可以根據排名,作出“不購買在生產過程中污染環境的商品”的選擇。
在2010年IPE公布的IT企業排名中,主要29家跨國企業悉數上榜,美國蘋果獲最差排名。
聽說在當時,蘋果對IPE的公開信保持了沉默。理由是“采購渠道是企業機密”。
IPE對蘋果展開了猛攻。通過發布題為《蘋果的另一面》的報告,詳細介紹了蘋果使用的部件和材料供應商在中國的污染環境情況。
在IPE的窮追猛打之下,蘋果終于與IPE展開了對話。開始調查部件供應商是否存在污染環境問題。現在公開的IT企業排名中,蘋果已經由最差躍升到了最佳。IPE撼動蘋果的戰績轟動了世界。
在日本企業中,松下從IPE剛剛成立的2007年就開始與之交流。在日本企業之中,松下現在依然排名最佳。
轉變消極態度的優衣庫
與蘋果一樣,迅銷起初也態度消極,在受到點名批評后才慌忙應對的。
馬軍透露,“迅銷當初一直沒有對應”。轉變態度是IPE在2013年11月發布針對服裝行業的報告之后。2013年底,IPE與迅銷一起開了電話會議。IPE將自己所掌握的供應商環境污染信息和污染數據庫的使用方法傳達給了迅銷。
2014年1月,IPE接到了迅銷的中國供應商有關改善環境污染的報告。馬軍微笑著說:“迅銷終于開始行動了”。
IPE開創的這項活動是為了使綠色供應鏈在企業中扎根。如今,已經有大約40家環境非盈利組織響應IPE的號召,組成了名為“綠色選擇聯盟”(GCA)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