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人形機器人是一種旨在模仿人類外觀和行為的機器人。隨著科技進步,如今,人形機器人已不止停留在科學幻想領域或者影視作品當中。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孕育開拓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人形機器人是我國機器人產業當中一個快速成長的細分領域,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是未來產業的新賽道。人形機器人又稱“仿生機器人”,它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模仿人的動作。
2023年8月,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開幕,現場有個人形機器人可以模仿“咖啡拉花”動作——開始,把兩個杯子(裝有咖啡、牛奶)遞給人形機器人;稍后,人形機器人運行AI智能算法,指揮它用“手”完成“咖啡拉花”作業。
以往人形機器人,需要外界輔助定位,只能做a到b的、簡單的、程式化移動。這個人形機器人具有自主性的特點,可以通過算法,未來走進家庭、工廠。
據了解,目前人形機器人適合應用于與人進行更多自然交互的服務領域,例如,科技展館的講解服務、商場街區的無人零售、會議活動的主持等。
在一家以“人形機器人”為主題的未來科技館,通過1:1比例,將歷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等,仿生成人形機器人呈現在觀眾面前,以高科技、沉浸式的教育場景,帶來智能的游覽體驗。
該未來科技館內,集成了仿生人形機器人、智能3D全息、互動科技產品等,模擬了人工智能在未來科技領域中諸多應用場景,構建沉浸式體驗的未來世界,年接待量20萬人次。
當前,人形機器人在教育領域也得到了相關應用。在一家青少年機器人俱樂部,通過人形機器人,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幫助他們掌握編程技能和機器人技術,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培養孩子創新意識和科學興趣。
記者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了解到,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已經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連續10年居世界首位。2023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了22.2萬套,同比增長5.4%。由于可用于醫療、娛樂、教育、家政等眾多場景,業內普遍認為,人形機器人最容易融入人類社會。因此,國內外紛紛把研發人形機器人提上了日程。預計2035年,全球市場規模將會突破萬億元。
人形機器人作為通用型機器人,能有效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作為我國機器人產業龍頭之一的北京,已經把人形機器人當作產品體系中的核心。除了北京以外,上海、深圳等地也發布了行動方案。深圳提出,將加快組建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上海提出,將建設國際算法創新基地,加快人形機器人的創新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先后出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推動產業各環節加速落地。今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