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3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圓滿落幕。本屆工博會為期5天,共設9大專業展區,參展企業超過2800家,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展覽面積30萬平方米,近千項新技術新展品首展首發。截至9月23日下午2點,到場專業觀眾20.5萬人次,較上屆同期增長6.89%,數字工博在線訪問數711萬次,全網曝光量達12.3億。展商數量、展覽面積、觀展人次、傳播影響力等均創歷史新高。
暌違兩年,本屆工博會的成功召開,對于提振全球工業經濟信心,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提升我國在全球工業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彰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決心,具有特殊作用和深遠意義。
聚焦新工業新經濟,展示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上海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正在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綠色低碳“兩個轉型”,大力發展三大先導產業和六大重點產業,搶先布局四大新賽道產業和五大未來產業方向,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探索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本屆工博會以“碳循新工業 數聚新經濟”為主題,把握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脈搏,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展、工業自動化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用展(工業互聯網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展、機器人展等專業展區,覆蓋從制造業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到先進制造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匯聚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詮釋中國工業體系齊全,產業配套能力較強,充分融入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的特點,展現重點領域攻關突破成果及部分重大技術裝備、核心部件、基礎工藝等國產化進展,以實際行動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首發首展勇創新高,打造創新策源地實踐地
本屆工博會成為首發展品最多、首展技術最集中的一屆展會,部分產品實現了“展品變商品,商品變爆款”的效應。機器人領域,新品就達320項,中外企業同臺競技,ABB、發那科、庫卡和安川電機四大機器人巨頭再次集體亮相,并帶來一系列重磅新品。ABB推出全球首發的自動路徑規劃軟件OptiFact和教育機器人IRB 1090,并首次展示協作機器人GoFa 10和12;國產機器人企業也頻頻發力,節卡機器人發布了2.5D視覺定位技術,該技術的精度可達0.2mm。新興品牌捷勃特也發布了首款協作機器人,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可覆蓋6軸多關節機器人、SCARA機器人、協作機器人3大產品線的廠商之一。
對標國際一流水準,CIIF大獎鐫刻“中國制造”
本屆工博會全面對標國際一流工業展覽會評獎標準,持續推進市場化運營,共有559件展品參評,創歷史新高,共評出9項CIIF獎(包括1項CIIF特別大獎和8項CIIF大獎)。既有彰顯“中國制造”實力的“國之重器”,又有在關鍵“卡脖子”環節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技術新材料。特別大獎由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獲得,它是我國首個行星際飛行平臺,首次實現行星際飛行、首次實現地外行星捕獲、首次實現四億公里距離的測控通信、首次獲取第一手的火星探測數據,實現了我國航天器由地月系向行星際的跨越式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深空探測技術的發展。
秉持國際化視野,助力全球產業創新合作
作為工業領域唯一以中國冠名、舉辦歷史最長的國家級展會,本屆工博會致力打造深化國際創新合作的重要窗口,“朋友圈”越來越大,更多新老朋友共赴“中國之約”。國際品牌參展比例增至30%,國際展商踴躍回歸,既有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傳統制造業強國的外資企業,也有來自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古巴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首次參展企業。本屆工博會首設德國館,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等帶來最新技術和產品,見證中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合作成果。意大利國家館在本屆工博會中進一步擴大規模,展出面積達到1300平方米,參展企業數量提升至65家,同比增長30%。
薈聚頂尖專家菁英,引領產業科技創新風尚
本屆工博會舉辦近300場同期論壇及現場活動,充分發揮高端對話平臺作用,部市論壇、發展論壇、科技論壇、行業與企業論壇等版塊精彩紛呈,聚焦制造業綠色化發展、數字化轉型、智能網聯、新材料等前沿領域、熱點話題,邀請諾貝爾獎得主和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等百余位行業頂尖專家,與政府部門、行業企業高級管理者一道,就新興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和政策方向,開展高端對話與思想交流,共商可持續發展之道,共謀未來創新之路。
本屆工博會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商務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上海市共同努力下,在各兄弟省市區的大力支持下,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工業領域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強的展覽盛會之一,為展示國內外工業發展最新成果、促進全球工業經濟合作交流提供重要窗口平臺。
消息來源:中國工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