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認為,互聯網和電影結合不僅僅是出現在線播放器或者在線賣票,應是化學反應。這讓人想到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博納總裁于東的話。他說,未來傳統電影公司都將為BAT打工。事實證明,這一判斷并非虛言。一年來,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進軍電影業就是證明。這次電影節一方面借力阿里巴巴巨大的傳播渠道,彰顯互聯網對電影的傳播力,另一方面又通過多種活動,深層次、多角度觀察互聯網與電影的關聯。如何理解張勇的“化學反應”?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從上游的IP,到融資、制作、宣發、售票,以及與廣大觀眾的互動、衍生品的開發,在電影全產業鏈上,互聯網已經無處不在。但這還不是所謂的“化學反應”,只是傳統電影產業鏈的升級而已。比如網絡文學成為電影腳本的新寵,與傳統的導演從雜志選擇好的小說進行改編并無實質性的區別;互聯網包括大數據介入票房分發,也僅僅是渠道升級和變化;互聯網企業進軍電影,與其他金融資本進入電影產業一樣,也都是一種投資行為,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電影行業,只能說明在經濟持續下行的嚴峻形勢下,資本在市場有了更加敏銳的選擇。
真正值得我們關注和探討的是,互聯網是否能夠從本質上改變電影,這才是能否判定“化學反應”的要義。
我們認為,電影本質上不會因為互聯網而改變。網絡電影、手機電影或者微電影與傳統院線電影最大的區別可能僅僅在于長度不同。電影誕生初期,電影的長度正如同今天的微電影一樣,也一律是短片,所以電影的長短不決定電影的本質;ヂ摼W雖然給電影提供了無處不在的傳播渠道,但正如在電視上播放電影一樣,也僅僅是媒介的改變,人們只不過是從電影院(家庭影院是電影院的擴展)、電視等媒介延伸到更為易得的終端。手機等科技手段使拍電影進入尋常百姓家,但是如同每一次科技進步一樣,對電影的影響不是門檻或成本的降低,反而是隨著科技進步帶來更多的大制作電影的流行,在當今觀眾對影像技術已經形成感官依賴的條件下,小成本、低技術、非專業的電影不可能成為電影主流。目前各種視頻網站上的海量“微電影”,嚴格意義上講只是一些碎片化的“微視頻”,電影的質地可能變得越來越輕,可能離真正的“電影”越來越遠;ヂ摼W遇上電影要做到“化學反應”對我們來說可能還很遙遠。
回過頭來,對互聯網遇上電影還要抱著某些警惕的心態。近些年,微電影成為全社會的熱點,政府、院校、企業甚至各類社會機構主辦的各種微電影活動層出不窮。一方面,可能對培養人才、普及電影藝術、提升電影消費有所幫助,另一方面,又會導致人們缺少對電影專業性的敬畏,非專業的人員不斷侵入電影領域,進入電影的門檻似乎越來越低,電影似乎成了任人打扮的灰姑娘。
無論是電影創作還是電影生產,毋庸置疑,電影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系統的產業鏈。上海借電影節的影響,不斷強化電影工業體系和產業鏈的布局,至今基本形成了工業體系和產業鏈的雛形。互聯網遇上電影,也需要找到在這個龐大工業體系和產業鏈最有價值的部分,切不可非理性地一擁而上,無限放大互聯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