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勾勒的藍圖固然美妙,但現實運行過程中,物聯網究竟存在哪些問題?中國物聯網發展進程如何?第一財經日報《財商》采訪了易觀商業解決方案運營商中心副總經理馬凌。
《財商》:你覺得中國物聯網發展目前處于什么階段?
馬凌:首先我們要明確物聯網定義,按照易觀的劃分,物聯網可以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狹義的就是實現機器到機器通信(Machine to Machine),這是封閉而私有的網絡,多為企業內部應用,而非對公眾開放的,如同Web 1.0。廣義的物聯網基于事件的智能機器(Thing of Interent),這是開放而公開的網絡,如同互聯網一樣信息可自由開放使用,如同Web 2.0。
就具體發展階段來看,海外物聯網發展也只是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擬人化定義就叫做從嬰幼期到成長期階段;中國目前來說還只處于概念階段,雖然目前包括運營商、產業各方在逐步進入物聯網,但真正大規模的成長機會或者說到大規模井噴的階段還為時尚早。
《財商》:那么在中國物聯網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馬凌:最主要在于產業鏈冗長、成員眾多。比如信息識別環節就包括芯片生產廠商、模塊廠商、終端廠商,終端可能還要分為兩類,如嵌入式終端和通信終端等。這中間還有圍繞這些設備終端生產的一些服務機構,比如做安全認證的公司。實際上在信息識別環節就已經反映出廠商和上下游關系。信息傳輸環節的話,有傳統意義上的局域式網絡,廣義上的公共網絡,這其中包括各種網絡服務運營商在里面。信息處理環節,其實和軟件處理類似,包括系統集成平臺,相關軟件應用程序平臺。信息應用層面的話,有應用提供甚至一些咨詢廠商或服務商。經過這么多環節才最后到達客戶端。
正是由于產業鏈冗長、專業化分工特別顯著,很容易形成條塊化各自為陣的運營管理方式。說白了最難的就是,這么大一攤子事很難由產業鏈某一個環節或某家廠商來“挑大梁”,來號召大家在產業中共同發展。
我們以目前參與到物聯網發展中間的代表機構電信運營商為例,中國移動在這一塊的收益已經達到一定量級,運營商體系主要以它為主,但即使它想當產業鏈老大,目前制定了一些行業標準,但仍未被廣泛接受。
實際上物聯網發展路徑可能要分三步走,首先是在一些重點行業或區域建一個局域性平臺,然后才能變成大區域或者全行業,最后才能真正變成全國。目前只處于第一個階段,由中國移動直接來做標準。真正的標準應該是有事實基礎的,產業鏈各個環節都認同,而且大家有共贏機制。但現在沒有這個基礎,制定一個標準等于是“空中樓閣”。
另一個核心點在于,究竟誰來為這個“網”埋單?這個產業鏈太長又復雜,各方利益又很難形成共贏的情況下,沒有人下決心來投資這個“網”。誰來牽頭?誰來埋單?這是目前的關鍵問題。
《財商》:目前的一些物聯網行業應用,有沒有你覺得成長空間比較大的?
馬凌:從定義上來說,既然要形成網就一定要有規模。這個規模在于要有一定的需求量,從而形成各方利益投入,規模是判斷這個行業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指標。
從目前應用的重點行業,比如運營商大力去推的電力、金融、交通行業來說,要么沒有特別大的規模,要么這個“網”根本無法打通。
比如電力,如果實現智能抄表,不用人工上門固然好。但對于電力企業來說,如果真的實現自動化,那么這些人力怎辦,這會是一個社會問題。金融行業的話,相對比較成熟比如現在很多餐館用的無線POS機,不用到柜臺刷卡服務員拿來一個無線POS機就可以,但這種應用需求目前來說還沒那么大。而交通行業的問題在于,其核心管理體制是條塊化的,你從上海去蘇州,每個收費站經營管理主體不是一家單位,甚至交接處的收費站還屬于不同政府管理,這存在互聯互通的問題,這個網很難打通。
所以說物聯網在中國只能是概念階段,雖然有有利因素在推動,但制約因素更大。產業鏈冗長,沒人來挑大梁;具體到行業應用的話,每個行業可能都存在各自為政的問題等等。
概念熱起來,并不一定馬上就可以形成規模。剛才講的這些,有技術問題、模式問題、策略問題,但更多的是行業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造成行業想迅速做成大規模很困難。
《財商》:那你覺得物聯網未來發展速度會很快嗎?
馬凌:就我個人的研判,目前雖然有一些市場應用,但要把這些真正形成規模化“物聯網”很難,至少三五年之內都不會有大規模應用或者井噴。整體市場大規模變化不太可能,一些局部的行業應用或者區域市場會逐漸成長和成熟起來。如果說想形成和互聯網一樣全國大規模各行業都用的這種網絡的話,三五年之內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