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趨勢似乎無法阻擋。日前,紐約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貨合約結算價跌至63.05美元/桶,創下了自2009年7月16日以來的最低紀錄。
而這為諸如中國一般的油氣進口國,提供了改善能源消費結構的機會。據記者了解,國內一些企業正試圖借機引入國外更為廉潔的能源,擴大液化天然氣(LNG)等能源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作為契機之一,今年11月底,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燃氣基礎設施,參與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等設施建設。
在此基礎上,12月10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哈納斯新能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液化天然氣執行總裁米歇爾·馬克(Michiel A.MARK)認為,“種種跡象顯示,LNG正在由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轉變。而這無疑有利于中國公司的發展”。
市場從賣方轉向買方
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意味著人們將獲得更廉價以及供應更充足的LNG,意味著廠家在終端應用推廣上所面臨的市場風險越來越少。同時,這也意味著LNG在清潔、高能效方面的優勢更容易為消費市場所接受。
在馬克看來,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或許只是市場向買方過渡的一種表現,而支撐這一趨勢變化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其一,澳大利亞目前正建設一些LNG項目。投產之后,澳大利亞將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LNG供應商,這股新增的供應對市場格局的影響很大;
其二,北美的頁巖氣革命深刻地影響了市場供應。盡管目前第一批開采出來的氣源還主要供應美國國內,尚未直接沖擊國際市場,但業界預計,在2017年-2019年,美國新增的產能將能形成對國際市場的供應;
其三,一大批長達20年-30年的LNG長約合同將在未來幾年逐漸到期,簽訂方主要是歐洲國家及東亞的日韓兩國?紤]到市場的變化及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勢,以及歐洲恢復核電發展的可能等,這些長約合同續約的可能性比較小,向現貨市場釋放的新供應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背靠買方市場的中國公司將獲得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馬克告訴記者,“目前中國能源市場構成中,煤炭占76.5%,石油占9.4%,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等占9.26%(2013年底的數據),而包括LNG在內的天然氣應用僅占4.84%,其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布局引入海外氣源
據了解,與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相比,天然氣在減少環境污染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尤其以LNG為代表,這種經過液化的天然氣在作為車用燃料可將汽油汽車尾氣中HC減少72%,NOx減少39%,CO減少90%,SOx、Pb降為零。
馬克認為,在中國,限制LNG應用范圍擴展的主要原因,除了氣源因素之外,主要是國內終端市場偏高的價格。而國際市場的變化,很有可能幫助國內LNG產業突破價格難關。
除了價格,在氣源上,一些企業正在加緊布局。
以哈納斯為例,該公司于2014年6月份、7月份連續與福建莆田市政府及廣東珠海市政府簽署了兩個投資意向協議,計劃在兩地各建設一個投資額逾百億元的LNG接收站項目。
對此,馬克向記者坦言,“莆田、珠海兩大工程,是哈納斯引入國外LNG氣源計劃的第一步”。
“從時間上來看,建設一個LNG接收站從前期選址到最終運營需要五年多的時間。我們剛好利用這段時間去觀察下未來國際LNG市場的變化,并尋找最佳的簽約時機。”馬克還進一步介紹,“其后,我們還將利用兩個LNG接收站的氣源開始向周邊市場終端擴展。目前在山東及河北,哈納斯已經著手布局終端市場,并針對重型卡車物流市場與山東省物流協會及多家物流企業達成合作協議,一起布局終端加氣站”。
在業界看來,只要解決了氣源問題,依托莆田和珠海兩個基地,哈納斯可以很快將這一模式在東南沿海各省,以及鄰近的一些區域復制,進而擴大其在終端市場的份額。
不過,盡管已與地方政府簽訂投資意向協議,在國內,建設LNG接收站還必須獲得國家發改委的審批,包括市級、省級政府的層層審批。而馬克向記者表示,他對此十分樂觀。(記者 于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