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家電監會的一份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發電企業平均上網電價為0.38元/度,輸配電價國家電網[微博]為0.16元/度,南方電網為0.20元/度。
終端平均售電價格是0.58元/度,其中居民生活用電是0.47元/度,商業用電價格0.81元/度,非居民用電是0.74元/度,非普工業用電是0.77元/度,大工業用電是0.61元/度,農業生產用電是0.43元/度、貧困縣農排用電是0.19元/度。
實際情況復雜多了。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就銷售電價而言,全國可能就有上千種,如果算上各種名目的優惠電價與前端的上網電價,沒有人說得清楚中國有多少種電價。
本報記者選取北京和工業集中的山東為例,通過對各種類型電價梳理發現,在民用階梯電價之外,存在著更多、更復雜,各種類型的銷售電價,這不僅造成了統計上的困難,也使電價改革錯綜復雜、難上加難。
“電價復雜的問題在于輸配沒有分開,電網公司盈利靠‘買賣’差價保障,獨買獨賣妨礙了電價的簡單化、市場化趨勢。”一位對電力企業非常熟悉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314種電價
中國對終端銷售電價實行目錄電價制度,根據用戶類型不同,一般分為居民用電、工商業用電和大工業用電三大類,并在不同類別中,按電壓等級和地區規定了不同用電價格,各地各類用電價格均由國家發改委核準。
這只是一般的電價,在三大類下面還有更細化的分類。2011年底,北京最近一次調整銷售電價。
彼時,國家發改委發文,其中北京市銷售電價平均提價標準為每千瓦時3.3分。提價文件包含了6個附件。其中最一般的電網銷售電價表中,有四項用電價格,分別是居民生活用電、一般工商業用電、大工業用電和農業生產用電。
四項用電類目下,大工業用電適用兩部制電價。所謂兩部制電價,即將電價分成基本電價與電度電價兩部,基本電價按照工業企業的變壓器容量或最大需用量作為計算電價的依據,由供電部門與用電企業簽訂合同,確定限額,每月固定收取,不以實際耗電數量為轉移;電度電價,是按用電部門實際耗電度數計算的電價。
大工業用電價格中特別列明電石、電解燒堿、電爐黃磷生產用電與中小化肥生產用電價格,其中中小化肥生產用電的基本電價標準低于一般大工業用電,以適用國家對化肥行業的補貼政策。
上述所有四個類別的電價又依據電壓等級分成六等,分別標價。劃分標準為1千伏、10千伏、20千伏、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
刨除不適用電壓等級的組合,北京銷售電價表面上有31種電價,再去掉居民生活用電多電壓共用一種電價的情況,共有27種銷售電價。
中小化肥用電電價有專門的表格,銷售電價中對于中小化肥廠的電價只適用于兩部制電價的平段(用電負荷),兩部制電價還有高峰和低谷電價。兩部制電價之外,還有單一制電價和合成氨生產用電價格單列。匹配不同電壓等級,這一類別電價中總共有42種電價。
北京還對居民生活用電之外的用電類別實行夏季和非夏季兩種峰谷分時銷售電價政策,在電壓等級和四大用電類別基礎上,引入高峰、平段和低谷三個時段電價,兩項折合120種電價。
在此之外,在峰谷分時結構調整后,高峰、平段和低谷基礎上,引入尖峰時段,與單純的峰谷分時電價不同,又形成76種電價。
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則有獨立電價。居民生活用電價格統一,一般工商業用電分可以適用單一制和兩部制電價匹配電壓等級形成電價。工業用電適用兩部制電價,還添加裝機容量因素,以100千瓦為分界。一般工商業用電和工業用電按照分時電價標準,總共有49種電價。
依據上述算法粗略估計,北京總計有314種電價。其中對于季節性分時電價和峰谷分時電價的區別在于——是否更換成按四個時段收費的電表。據本報記者了解,更換、未更換的用戶都存在。
異化
電是商品,但在更多的地方,電是一種政策工具。工業大省山東的情況就較為典型。山東省內劃分為四個區域,除居民用電實行統一價格外,一般工商業用電、大工業用電和農業用電電價區域間不同。
區域基礎上,疊加電壓等級、不同電壓等級以及兩部制電價,形成了山東基本的銷售電價體系。居民用電外,有18個細類電價,四個區域,加上兩種居民用電價格,山東電網共有74種電價。
山東2008年前就實行了峰谷分時電價政策,2008年時政策經歷少許調整,主要調整了高峰、低谷、平段劃分的時間標準,并開始試行尖峰時段電價政策。同時將高峰、低谷時段電價按基礎電價上下浮動50%改為上下浮動60%。尖峰時段電價按基礎電價上浮70%。
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今,青島市物價局的一份電價表顯示,高峰時段為8:30~11:30,18:00~23:00;低谷時段為23:00~7:00;尖峰時段為10:30~11:30,19:00~21:00。其余時段為平時段,執行基礎電價。
這意味著每個區域內,在分時電價下將衍生出72種電價,四個地區總計288種細分電價。
山東還有一點較為特殊,即企業自備電廠多。2012年,山東全省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315萬千瓦,企業自備1504.6萬千瓦,企業自備電廠占全省裝機兩成。
典型的如山東魏橋集團,主要產業紡織和鋁業都是用電大戶,早期開始就自辦電廠,甚至電網都在廠區和職工區互通,甚至存在向外供電的情況,完全擺脫了國家電網成為“孤網”。
本報記者在魏橋集團所在的山東濱州采訪時,曾見識過魏橋屬下電廠的電網貫穿在工業園區,工業園區與其職工宿舍周邊渾然一體。
不過當地官員稱,魏橋的電廠并沒有給廠區外的用戶供電,只是在冬季時供暖。
本報記者從當地了解的情況是,一些用戶確實同時使用國家電網和魏橋電廠的電,魏橋電廠的電比國家電網便宜。
有媒體去年曾報道,魏橋電廠對外供電較高的商用電價格為0.6元/度。如果用電量大,與魏橋集團的關系好,商用電價可以降低。魏橋集團的家屬區,供電價格是0.35元/度,而家屬區之外,國家電網的居民每度用電價格是0.5元多。魏橋集團旗下企業的用電價格不到0.3元/度,而當地的工業用電價格遠高于此。價格優勢吸引魏橋鎮周邊城鎮的企業到魏橋集團來買電。
包括魏橋集團在內,總計1504.6萬千瓦的企業自備電廠,電價也是各有千秋。一家有自備電廠的煤化工企業領導層對本報記者說,一般的自備電廠變電站和輸電線路都由企業出資建設,但屬于電網的資產,并不都能做到魏橋一樣形成“孤網”。
國家規定電價外,還有各種優惠電價。山東聊城市茌平縣招商局網頁上稱,該縣工業園區內綜合電價為0.47元/度~0.50元/度。同期,聊城所在區域的工業用電每度都在0.6元以上,加上兩部制電價制度,價格將更高。
這不是特例,山西省電監辦曾稱,大同為了引進富士康協鑫光伏項目,山西電監辦“牽頭完成了項目用電方案”。例子還有很多,舉不勝舉。地方的權宜靈活之計使電價更加復雜,一些地方還為企業提供電價補貼。
“電價太多太復雜了,難以查清楚。”電力規劃總院規劃處原處長丁功揚對本報記者說。水電比重較大的電網還有豐枯期電價政策。
模式
“電價復雜的問題在于輸配沒有分開,電網公司盈利靠‘買賣’差價實現,獨買獨賣妨礙了電價形成的簡單化、市場化。”一位對電力企業非常熟悉的業內人士稱。
所謂獨買獨賣,是說電網公司包辦了從電力上網到終端用戶的整個過程。而輸配電成本雖然是2002年啟動的電力體制改革的應有之義,但至今并不清晰,原電監會只有平均的輸電成本數據。
在銷售電價中,目前我國還隨電價征收各種基金。全國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主要有5項,即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農網還貸資金、城市公用事業(1643.693,-3.64,-0.22%)附加、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
各地還有地方性基金,比如山東電價中含地方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0.05分錢。山西電價中含水資源補償費、電源基地建設基金。
北京還對采用離子膜法工藝的氯堿生產用電和年產能10萬噸以上的電解鋁生產用電電價,降低1.98分執行。山東對采用離子膜法工藝的氯堿生產用電電價,降低1.42分錢執行。各地的附加征收標準各種各樣,舉不勝舉。
輸電和配電價格并不清晰,目前仍是籠統地通過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計算購銷差價,統稱為輸配電價。剔除政府征收的各種基金和附加,“價差”部分是電網公司的收入。中國的電網公司包辦了輸配售電環節,如何改革一直存在爭議。售電端價格多種多樣,上網電價也很復雜。
我國目前仍然由行政審批來規定發電電價,依據電廠的成本和核定上網電價,基本上一個電廠一個價格,甚至一個發電機組一個價格。
近來在新能源領域有標桿電價政策,比“一廠一機一價”進步。不過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王駿在《什么是“水火同價”》一文中稱“考慮成本因素,標桿電價就要設為多種,水電、火電、核電等,水電還按照各個水庫不同的調節性能,分為日調節、月調節、季調節、年調節、多年調節;火電要分為脫硫、不脫硫、燃用高硫煤、低硫煤……”如此繁復,將使電價體系更加復雜,加上所有省區的情況,將造成一個龐大的電價迷宮。
電價調整中,發改委出臺一個上網電價平均上調幅度的通知,具體則細化到每個電廠調整多少,同期還需相應調整跨區送電的價格。
客觀上,復雜的上網電價造成同樣的電卻有不同的價格。不同類型的電廠出來的電,電價卻差別甚大,比如水電上網價格就長期低于火電價格。
繁多的電價造成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的價差也是有高有低,千差萬別。從企業的角度,一般都會考慮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買便宜的電,再賣給出價高的用戶,通過價差計算出來的平均輸配電成本也缺乏借鑒作用。
丁功揚分析說,電價越來越復雜,電價是審批權的體現,每個電價都對應著一次審批。
盡管此前電力領域專家也多有建議,應實行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國家核定合理的輸配電費用,逐漸形成一個市場化的電價機制。不過截至目前,電網獨買獨賣、獲取價差的模式依然沒有改動的跡象。
改革
一般用戶對電價并不敏感,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執行中的目錄電價在實際中更加復雜。原來的居民沿街住宅改為商業店鋪后,因為電表沒有更換,依然按照居民電價收費。在去年實行階梯電價后,基礎電量之外的用電按照較高電價收取電費。
居民階梯電價的電費與一般工商業用電的差距明顯。發電廠的電價除了上述列舉,還有更復雜的情況。而一般地方調整電價時都會注明統調火電企業、地方調度和自備幾種情況。
在建設電廠時爭取獲得更高上網電價審批外,為了執行審定的發電成本,國家和地方部門還要給各類發電機組平均分配發電量年度計劃指標。 這給電網提供了很大的調度空間,指標之外電網企業更愿意購入現行價格便宜的電種,或壓低發電廠的指標外電價。電價在復雜的基礎上更加復雜。
王駿在上述文章中呼吁,實行“水火同價”,實現電價市場化形成機制。
對于復雜的電價,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對本報記者說,電價本身意義不大,關鍵是看形成電價的機制,也即各方都在關注的電力體制改革的前景。不過在電網包辦從發電側到銷售端整個過程的情況下,改革從何改起,各方并沒有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