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節能減排標準化經歷30多年的發展歷程,制定實施了一大批重要的標準。節能減排標準化為我國建立和實施能效標識制度、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耗能產品淘汰制度、低碳產品認證制度、生態設計標識制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等重要制度的基礎。
為確保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2012年6月,國家標準委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國家統計局、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和行業啟動了“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將在兩年內批準發布100項能效、能耗和節能基礎標準。
能效標準大幅提升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目前,國家標準委組織制修訂的強制性能效標準56項,涉及家用電器、照明器具、商用設備、工業設備以及電子信息產品五大類。依據能效標準,國家陸續實施了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制度,實施了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以及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一系列推動能效提高、促進節能技術進步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據測算,與2005年相比,2012年房間空調器平均能效水平提高了61.4%,家用電冰箱平均能耗降低了47.6%,平板電視能效水平提高74.3%。
能耗限額標準加快工業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在鋼鐵、有色、化工、建材和電力等高耗能行業積極促進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系列標準實施,16項國家標準被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節能主管部門采納,作為淘汰落后產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節能目標考核等節能政策措施的實施依據,有效遏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基于生態設計標準化的成果,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就工業產品的生態設計聯合發布指導意見,將以技術進步和標準體系建設為支撐,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試點,編制重點產品生態設計標準,建立產品生態設計評價監督機制,夯實生態設計基礎,推進技術開發應用,有力推動工業領域清潔生產。
工業節水標準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國家標準委共批準發布了節水基礎、工業取水定額、節水型企業評價以及用水器具水效等國家標準32項。工業取水定額標準首次對火力發電、鋼鐵、石油煉制等13個高用水行業提出了定量化的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加大了節水技術改造力度,有力促進工業行業、企業提高節水管理和技術水平。
環保產品和裝備標準推動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國家標準委組織完成了包括除塵器系列、燃煤煙氣脫硫設備、凈化空氣類環保產品、污水處理設備系列、固體廢物焚燒爐、垃圾處理和綜合利用設備等在內的24項環保產品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為“十二五”新增氮氧化物和氨氮減排目標的實現奠定技術基礎。特別是首次針對除塵器等重要環保設備啟動了能效標準及高效能評價標準的研究工作,并積極推動主管部門制定有利于推進優質高效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生產與消費的金融優惠和激勵政策,有效擴大優質高效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的社會認知度和消費影響,規范和引導環保產業健康、有序和快速發展。
標準支撐政策實施服務百姓惠及民生。基于能效標準標識的實施,國家建立推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通過財政補貼方式來推廣應用能效等級1級或2級以上的“節能產品”。目前,已經形成家電、汽車、工業產品3大類15個品種,數十萬種型號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體系,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超過400億元,出臺實施細則20多項,成為“穩增長、擴消費、促節能、惠民生”重要政策平臺。通過惠民政策推廣充分發揮能效標準的技術服務力量,有效促進了企業再投資,帶動就業增加;推動高效節能產品普及,使高端消費轉變成為大眾消費,廣大消費者以較低價格享受到高效節能產品節電、省錢的巨大實惠,高效節能空調產品的市場份額從6%提高到70%左右,消費者僅從購買家電產品中就收到了節能補貼款項234億元;購買高效節能空調使老百姓年節約電費7.5億元,產品生命周期內預計節約電費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