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電力頻道12月11日電 題:獨立試點間的融合考驗碳市場命運
據《中國電力報》報道,繼6月份深圳的碳交易市場敲響第一鑼后,11月26日和28日,上海市和北京市的碳交易市場相繼啟動,廣東、天津等試點城市也正在做開市前的最后準備。據了解,今年底前,至少有5個試點城市完成上線交易工作。
試點城市順利開市,標志著我國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正式步入正軌。下一步的重點,是如何將碳交易制度更加深化和完善。在此過程中,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氣候與能源團隊主管宋然平認為,當務之急是做好立法工作,讓碳交易市場有法可依;探討試點省市間的融合問題,為全國性碳交易市場的建立鋪好路。
碳價緊隨市場情況波動
根據11月26日和28日上海與北京的首日交易情況,兩大城市的成交量均在4萬噸左右。這個交易數字能否滿足業內期待?在采訪中,長期從事低碳減排研究工作的鄭江灼告訴記者,從數字上看,首日交易量確實略顯單薄,但其實業內早已對此 有所預判。“一方面,由于國內的交易還都以配額交易為主,并沒有期貨合約等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成交量自然會受些影響。
另一方面,碳市剛剛啟動,很多企業對自己的配額需求并不明朗,尚處于觀望階段。”宋然平則對碳交易價格的變化更為關注。他告訴記者,上海市碳排放2013年配額、2014年配額、2015年配額的首筆成交價格依次為每噸27元、26元、25元;北京市成交額204.1萬元,均價在50元/噸。“交易價格差異大,表明試點城市不同,制度設計不同,市場反應也不盡相同。而且,未來碳交易價格也會隨著市場的情況出現浮動。”
試點省市制度設計各有亮點
除深圳、上海、北京市之外,廣東省日前也公布了碳排放權配額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試行)。對比幾大試點城市的碳交易制度,在整體框架之下有共通之處,亦各有亮點。
首先,納入行業范圍和門檻不同。深圳市納入的行業較多,達二十多個。北京覆蓋行業包括電力、石化、汽車等行業,企業數量多達400余家,上海則覆蓋鋼鐵、石化、電力等工業行業以及航空、港口等非工業行業,企業數量為190多家。
其次,配額分配辦法各有考量。目前深圳、上海、北京都是免費發放配額。廣東省則較為特殊,實行部分免費發放和部分有償發放。
此外,宋然平總結,與其他試點城市不同,深圳由于規模工業企業較少,因此允許個人參與碳交易,以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北京市對電力和熱力以外的企業要求絕對量的減排,并將企業使用的外地電力排放納入交易范圍;上海配額分配設置了鼓勵先進企業的“先期減排配額”,并制定了詳細的規則對交易過程進行監管;廣東省不僅首個嘗試拍賣配額,還將配額總量公開、透明地向社會公布。
全國碳市建設考驗地方政府智慧
我國設置碳交易試點的目的,是讓7家碳交易試點省市分頭探索、自尋路徑,最終摸索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碳交易體系。
現在來看,政策的初衷已經初步達成,但即 將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如何將交易規則、交易價格等都不同的7個試點城市聯接融合,并最終形成一個全國性的碳交易市場。
“各個試點城市相互獨立,確實會造成很多阻礙。例如,7個碳試點城市已基本上做完或者正在做溫室氣體核查工作,再加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鋼鐵、發電等首批10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
一個國家,8套核算方法如何執行?因此,需要盡早統一最基本的度量衡,為全國性碳市場的制度設計提供支撐。”宋然平透露,目前已經有試點城市在探討不同交易市場間相互聯接的問題。
此外,配額分配方法若不合理,增加企業的節能減排負擔,則可能導致企業搬離試點省份,或者干脆“認罰”消極對待,地方政府也將陷入招商引資難的境況。如何在既保證地方的經濟發展同時,又能確保碳交易市場順暢運行等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鄭江灼建議,地方政府在設立交易制度之前,應與企業、業內專家坐在一起,面對面交流溝通,將問題擺上桌面將會規避很多可能出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