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等機構共同發布的《藍天路線圖》大氣污染調研二期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指出,過去一年里,中國在信息發布和預警應急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仍有大批火電企業排放水平遠遠高于即將實施的新火電標準。
179個城市空氣質量信息實時公開
2011年12月,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提出《藍天路線圖》并發布了一期報告。該路線圖包括監測發布、預警應急、識別大氣污染源頭和分步減排四個步驟。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介紹,對照《藍天路線圖》,2013年中國在監測發布和預警應急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截至2014年1月2日,179座城市實現空氣質量信息實時公開,居民通過電腦和手機就可以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數據,這也促使多個地區制定并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針對113座環保重點城市的公開狀況,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第三次開展了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指數(AQTI)評價。
與2012年10月相比,平均得分大幅提高,由2012年的21.5分上升至2013年的58.5分,而北京、東莞、南京等城市的平均分達75分以上,“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馬軍說。
大批企業未做好達標減排準備
監測發布和預警應急固然重要,但減排才是長久之計,而這首先必須識別大氣污染來源。
《報告》指出,工業源是全國最大的污染排放源,主要來自火電、水泥、鋼鐵、化工等高耗能產業,這些企業多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
馬軍說,2013年國家監控的4181家企業,排放了全國幾乎65%的工業廢氣。
此外,對國內火電行業燃料煤消耗排名前十的省份進行觀察,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高級項目經理顧蓓蓓發現,目前只有山東和廣東兩省提前執行了更為嚴格的火電排放標準,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值大幅降低,而河北、浙江等其他8個火電大省,依然在執行現行的2004年發布的國家排放標準,而此排放標準遠遠高于即將在今年7月實施的新火電排放標準。
對于這些企業能否在半年內提升污染物治理水平并做到達標排放,顧蓓蓓深感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