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價格戰 又遇回款難
風電設備制造業發展困難重重
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走得并不容易。從事故頻發、惡性競爭到價格大跌、產能過剩,從兼并整合、技術升級到政策扶持、行業回暖,短短幾年時間,風電設備行業經歷了一系列“過山車”,雖說經歷了迷茫與陣痛,但卻也是行業不斷走上健康發展軌道的某種縮影。
“繼去年下半年行業開始回暖后,今年風電裝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各大風電投資商排定的2014年年度建設規?偭拷咏玻担埃叭f千瓦,實際裝機可能達到2200萬千瓦,這是目前業內普遍形成共識的規模,較2013年裝機規模增長40%~50%。”明陽風電董事局主席張傳衛如是說。2013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約1600萬千瓦,今年國家規劃裝機1800萬千瓦,在棄風限電改善和補貼到位的背景下,實際結果可能會遠超預期。
低價競爭頑疾將終結
“2012年,風電設備造價一度跌到3000多元/千瓦,這種價格水平下,設備企業很難保證基本的服務以及質量。目前,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與淘汰,風電設備的價格已經回到了一個設備制造商與運營商都可以接受的水平!睎|方電氣風電事業部總經理陳軍表示,國內的風電企業整合雖未完成,但是風電設備的價格應該不會再出現惡性競爭狀況。
從2006年國家出臺風電標桿電價以來,我國風電行業呈現快速增長的局面。同時,風機消納問題逐漸困擾整個行業,從而造成風電并網率大幅度降低。
而在2013年,由于大通道線路建成及風電運營商的裝機結構性轉移,造成風電并網率出現大幅度回升的趨勢,從而促使運營商率先復蘇。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統計,2009年,我國從事風電機組制造的企業超過80家,年產能達4000萬千瓦,而國內市場當時的年需求大約為2000萬千瓦。惡性競爭使2011年風機投標均價跌至3600元/千瓦,許多制造企業面臨生存困境。
經過近幾年的產業重組和市場選擇,這個問題有所緩解。目前,市場主流的風機價格已經回到了4000元/千瓦以上。我國風電機組制造企業已減少至30家左右,產業集中度明顯增強,風電行業前十大企業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80%,眾多中小風電企業的前景則不容樂觀。
另外,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統計,2013年風電設備利用小時達到2080小時,為2008年以來的年度最高水平,同比提高151小時,風電設備利用率連續兩年提高,相比于2012年風電產能利用率不到70%的局面則大為改觀。
“回款難”困擾風電設備企業
“目前我國風電設備制造行業門檻比較低,缺乏行業規范,導致無序競爭愈演愈烈,流動資金短缺是風電設備制造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因為大量的設備款收不回來,風機整機制造商無法給零部件供貨商付款,從而影響到設備的后期服務!睎|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風電事業部副主任工程師趙萍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3年,財政部從可再生能源基金中先墊支風電價差補貼,縮短了開發商從銷售風電到獲得補貼的時間。再加上棄風問題有所緩解、相關政策不斷跟進等一系列推動作用下,風電行業整體回暖跡象明顯。不過整個風電產業鏈的發展仍存在補貼資金拖欠的現象。
“雖然可再生能源補貼從之前的0.008元/千瓦時上調到了0.015元/千瓦時,但還是不夠,整個產業鏈的資金拖欠問題還是很嚴重!敝袊Y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執行副秘書長唐文倩說,對于可再生能源補貼不夠的問題,一個比較現實的解決方案,就是選擇在火電脫硫脫硝上網電價較高的地區,多裝風電。
“應該說,回款難問題已經成了制約風電裝備制造業的最大瓶頸。對于回款難的問題,國家應盡快落實新能源補貼款項,嚴把項目審批關,對于項目投資,在源頭注資并且要監管資金的走向,防止‘空手套白狼’的做法,首先保證設備款項。”趙萍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對于不及時提供設備款的業主應該定期公布,也能夠作為后期設備供應商選擇項目的依據。在項目審批中也要考慮其作為后期項目批準的誠信依據,成立專門機構清理風電行業的拖欠款問題,以保證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