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十二五"規劃已編制完畢正等候審批。
4月24日,科技部印發了《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中提到,到2015年時風電并網裝機達到1億千瓦,當年發電量達到1900億千瓦時,光伏并網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規劃風電新增裝機7000萬千瓦,建設6個陸上和2個海上及沿海風電基地。
5月8日,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十二五"期間中國要建立和實施可再生能源配額制以促進其發展,希望2015年后多數可再生能源具備經濟競爭力。"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從風電大國向風電強國轉變。
科技部風電"十二五"規劃發布,給處于困境中的風電產業打了一針強心劑。
海上風電將成為主角
在國家各項政策的推動下,近海風電將進入快速發展、規模化開發階段。今后,海上風電將成為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具備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的資源條件。
根據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詳查初步成果,我國5到25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
"十二五"期間,海上風電發展的基本思路是:積極穩妥推進海上風電開發,推動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在機組制造、工程設計、施工安裝、運行維護等全產業鏈培育海上風電工程技術能力,提高海上風電產業整體競爭力。
中國風能協會的專家表示,"我國海上風電既要著眼于容量,又要向提高設備質量、性能、水平等方向努力。"
海上風電開發在全世界都是新生事物,"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和可再生能源專項規劃中提出了海上風電的發展目標,2015年建成500萬千瓦,2020年建成3000萬千瓦。
李俊峰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這對國內企業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我國海上風電剛剛起步,有了一個良好開端,雖然發展前景很好,但其開發難度要遠大于陸上風電,還有許多問題有待研究解決。"
并網困境得到緩解
去年以來,由于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國際市場受到嚴重影響。
盡管國內對這一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但對風電行業來說,由于風電并網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盡管中國2010年就已經成長為世界最大的風電裝機國,但一直無法成為最大的風電利用國。
我國部分地區發電項目的規劃建設與接網工程規劃建設不協調,發電工程與配套電網工程核準及建設周期不匹配,給可再生能源及時并網和消納帶來困難。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統計數據稱,2011年全國約有100億千瓦時風電電量被限發,創造歷史最高值。
同時根據電監會的統計,2011年我國部分省市風電棄風達20%左右,"三北"?東北、華北和西北 一些風資源豐富的地區或超過30%,直接經濟損失達近百億元,如此高比例的棄風限電,更凸顯出電網滯后在中國風電發展過程中的阻礙作用。
而據有關專家介紹,再生能源配額制,簡單地講,就是將按各地電力的總消費量來規定可再生能源比例,并以此為標準進行考核。這一政策的實施,將改變以前沒有獎懲使電網沒有動力去接納風電的狀況,風電并網困境有望緩解。
風電企業轉向
我國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希望能夠實現大容量風電機組的產業化;3MW-5MW直驅風電機組能夠生產并實現產業化;掌握7MW級風電機組成套產業化技術,產品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突破10MW級海上風電機組整機和零部件設計關鍵技術。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1.5MW-2.0MW風電機組是國內市場的主流機型,并有少量出口。2.5MW和3.0MW風電機組已有小批量應用,3.6MW、5.0MW風電機組已有樣機?6.0MW等更大容量的風電機組正在研制。
去年在科技部風電"十二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形成時,本報記者就關注到多家券商分析師的研報中開始提高對這些風電裝備上市公司的評價,認為是企業反轉的機會。據記者了解,華銳和金風都在尋求破解之策。
華銳風電雖為行業龍頭,但盈利能力下降趨勢明顯,毛利率從2010年年初的23%下降至19%。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華銳風電重點發展3兆瓦及以上大型風電機組,維持和擴大國內市場占有率。"華銳風電在給本報記者書面回復中提到其3兆瓦、5兆瓦及6兆瓦大容量機組在訂單結構中的比重有大幅提升。至2011年年底,華銳風電在手訂單及中標未簽約項目合計14348.5兆瓦,其中中標未簽約項目9882.5兆瓦,包括3兆瓦機組4698兆瓦、5兆瓦機組905兆瓦、6兆瓦機組150兆瓦。
金風科技向記者表示,未來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1.5MW-3.0MW系列化直驅永磁機組是其在市場的主流,并將于年內推出面向海上風電市場的6MW直驅永磁機組,目前已完成整體設計和零部件試制,而10MW級直驅永磁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作為儲備技術正在研發,這一產品針對未來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