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要持久展開
但無論方式如何,這背后體現的都是國產手機正在邁向成熟化的表現,不同的是,有些廠商并非是主動為之。事實上,包括中華酷聯和小米等廠商在內,其展開差異化幾乎都是被市場和競爭對手倒逼的,原因在于以往的運營商渠道和硬件至上的思路已經不能再適應當下市場,加之性價比之戰愈演愈烈激烈,低價已不再是用戶的唯一訴求,導致廠商不得不進行反補。其中技術底子較薄弱的,就會選擇在材質和用料上下功夫,相對更有積累的,就可以在工業設計和產品整合上拿出成績。
相比較來說,前者的成本相對較低,成績也更為隱性一些,但由于其只是在原先的產品上提供了一定的獨特性,比如手感方面的提升和機身堅固性的增強,因此這并不能形成真正的優勢壁壘,因為它無法為產品和服務帶來溢價。而后者則不盡相同,因為技術方面的優勢會更容易凸顯在售價上,進而彌補企業研發付出的成本,這就會將差異化轉變為差異化競爭優勢。
而且,前者相比較后者,有效的周期更短,事實上,差異化本身就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東西。因為一旦你的產品取得成功,其它廠商和產品便會迅速跟進上來。如果你本身的優勢就不夠扎實的話,便很容易被競爭對手趕超,比如小米手機4的奧氏體304不銹鋼中框,在對普通材質進行了專業化表述之后引發了大量關注,并帶動了其它廠商的集體跟風,導致其優勢僅在數周之內便戛然而止。雖然日后小米仍可以這么宣傳,但用戶早已被吸引到其他品牌上了。
而比較成功的則是三星,最初其依賴大屏的賣點迅速成為了市場龍頭,而當大家都開始做大屏的時候,三星則利用S Pen和柔性屏等競爭力繼續領跑行業,甚至將這些因素應用到了自家的平板電腦和穿戴設備上。而其他廠商仍然只是亦步亦趨的跟隨。
差異化應當創造價值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真正的問題不是找不到差異化的方式,而是如何選擇能行成競爭優勢的落腳點,并創造出價值。
對于國產廠商來說,由于資本和資源上的弱勢,導致其并不能像三星一樣不考慮試錯的成本,甚至推出投影手機這樣過于細分的產品。其往往是選定一個大的方面來重點打造,比如音樂與拍照。可能有人會因此提出質疑,認為音樂和拍照并不具備多么廣闊的差異化空間。但需要明確的是,差異化并非是一個簡單的方面,在產品或服務中,任何能夠對用戶產生影響的方面都可成為差異化的方向,這也為差異化的競爭提供了更多的層次。比如一款主打自拍和美顏,并采用了玻璃材質和水晶鑲嵌設計的手機,對比同樣是以女性為主要對象,但僅僅換上了鮮艷色彩的外殼和主題這樣的產品,擁有著幾乎是完勝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