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因為是新興產品,移動電源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行業也沒有專門針對移動電源的檢測標準,故更多研發及生產能力參差不齊的企業進入到移動電源的生產領域,導致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存在著不小的安全隱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的移動電源企業已有5000家以上。
規范市場 行業呼吁出臺移動電源國標
業界人士告訴筆者,移動電源行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已經引起業內的關注,目前,國內一些大品牌廠商已經引入國際規范,并根據實際情況設立標準,產品質量更有保障。
記者從相關行業協會了解到,國家相關部門、行業機構,甚至一些購買企業在對移動電源進行檢測時均參考《移動電話用鋰離子蓄電池及蓄電池組總規范》GB/T18287-2013、《YDT1591移動通信手持機充電器及接口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和《YD/T 998-1999移動通信手持機用鋰離子電源及充電器》幾項標準。而移動電源與鋰電池、充電器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參照上述標準對移動電源進行檢測顯然不合理。相關人士同樣表示在缺乏國家標準的情況下也只能按照上述標準進行檢測的借用和參照。
就拿容量虛標問題來說,目前市場上存在兩種情況:1.電芯的實際容量是5000毫安,產品對外宣稱是10000毫安;2.產品包裝上是10000毫安,實際蓄電也是10000毫安,但是通過USB口輸出只有7000毫安。前者虛標產品實際容量,事實上是一種欺詐行為。而后者是因為輸出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問題導致的檢測結果不同。產品的蓄電量是10000毫安,但是移動電源在工作時因電路功耗必定會損失一部分能量,而這個能量會轉換成熱能散發出去(也就是物理上能量守恒定律),最后輸出電量是7000毫安。因此我們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前者是違背道德的違法行為,而后者則是遵循了電子電路的設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