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研究員黃碧斌在“2014年光伏電站投融資高峰論壇”上公開表示,從國網能源研究院每月對分布式光伏的統計數據看來,今年以來分布式光伏發展明顯放慢,增速大幅低于預期,可能難以完成能源局提出2014全年分布式光伏備案規模達800萬千瓦的任務。
據國網能源研究院數據,從今年1月到5月,分布式光伏新增容量43.8萬千瓦,僅為去年同期容量的45%。但在2013年,國網經營區全年累計受理分布式光伏電站2493項,容量達到224萬千瓦。另外,去年我國光伏發電整體推進情況也比較樂觀,全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位居2013年全球第一,達到1292萬千瓦,約為排名第二,三,四位的日本,美國,德國新增容量的總和。
黃碧斌還透露能源局去年8月公布的18個分布式光伏示范區進展也十分緩慢。在這18個項目中有15個位于國網公司經營區范圍內,按照能源局要求這18個項目在2013年底將開建749兆瓦,但直到今年7月底總開建規模只有100多兆瓦,不到計劃量的20%,實際并網容量則更少,只有計劃量的5%。
面對分布式光如此困境,國網能源研究院在今年7月初去到浙江嘉興進行實地調研,總結出影響行業發展的三大問題。
一,屋頂資源有限。出于實現較高且較穩定收益率的預期,分布式光伏項目普遍要求屋頂面積大,結構好,承重強,用戶用電電價高,用電量大,運營穩定,資信好,這樣的屋頂大多都在“金太陽”工程中被利用,因此現有存量較少。優質屋頂資源稀少使得所有者在屋頂租用協商中占據主動,開發商將在項目建設中承擔更多的維護成本,也很難再要求業主分享更多的受益及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既影響業主投資積極性也影響項目收益。
二,項目融資難。目前分布式光伏主要采用“優先自用,余電上網,全電量補貼”的方式,所以業主最主要的收益來自自用戶支付的自用電量電費,這導致項目業主在設計方案時會盡可能多的抵扣高電價用戶電量。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目前國家補貼和優惠政策,考慮不同地區資源條件和不同類型用戶電價水平,按照20%余電上網進行測算,全國大部分地區由于居民電價較低,發展居民分布式光伏不具備經濟性。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區適宜發展一般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內部收益率可超過10%。僅華北及西北部地區食欲發展大工業分布式光伏,但盈利水平也一般。
三,政策配套難。這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地方政府政策實施細則難以確定,如補貼金額一項,各地最終執行效果有很大不確定性;第二,各方責任關系協調一致性有待提高,這需要經驗的積累;第三,現有政策對電力用戶吸引不足,很多擁有優質屋頂資源的業主缺少參與積極性,導致屋頂資源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