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新能源,敗也新能源。
超日太陽、天威保變、華銳風電,這些老股民們非常熟悉的大牛股,近期相繼戴上了“*ST”的帽子。若干年前它們被資金瘋狂追逐,緣于進軍新能源產業,不料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連年虧損,股市“高富帥”瞬間變“吊絲”。
一段時間以來,新能源“過剩論”甚囂塵上。其實,真正過剩的不是新能源,而是在海外“雙反”背景下的新能源設備。我國政府正加大對于新能源應用的財政補貼,一方面可以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可以消化新能源設備庫存。
產業之困
新能源設備過剩,大牛股變“*ST”
曾經,只要哪家上市公司放出風來,即將和新能源產業沾點邊,這只股票會馬上被瘋炒一通。
天威保變原本是河北保定一家以變壓器等輸變電設備為主業的公司,2001年上市,2008年,天威保變試水新能源,從事多晶硅、單晶硅以及太陽能電池組件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當時多晶硅正處于價格高峰,國內有30多家企業上馬生產,之后產能過剩,價格下滑,天威參股的多晶硅公司已停產三年,虧損嚴重。無論是原來以變壓器為主業,還是最初染指新能源概念,天威保變都是資本市場追逐的寵兒。幾年的新能源業務卻成為“魔咒”,天威保變今年3月變成“*ST天威”。
3年前90元高價發行的華銳風電,今年5月5日變成“*ST銳電”。海上風電場和海外市場,也即“兩海戰略”曾是華銳風電的優勢,但因國內海上風電場建設進展緩慢、海外市場需求疲軟,華銳風電也陷入虧損泥潭。
相關概念股倒下,新能源“過剩說”泛濫。這不免讓人疑惑,我們用的電仍然以煤電為主,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發電剛剛起步,何來過剩?
過剩的不是新能源,而是新能源設備。作為新能源的兩大支柱,光電、風電均遭遇設備過剩的尷尬。以太陽能電池板為例,生產過程高耗能、高污染,原來國內的七成產品出口到歐洲,由于歐盟“雙反”,出口銳減三成。
峰回路轉
一度電補貼1.2元,地面光伏最熱
“光伏設備出口,把生產過程的污染留在了國內,讓發達國家用我們的設備發展清潔能源,為什么我們自己不用起來呢?”長清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吳先生說,國家近期接連出臺新能源發電的優惠政策,就是要在國內興起光電、風電的投建熱潮,讓新能源設備生產企業接過海外市場的“棒”,為其打通另一條銷售路徑。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明確了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照發電量進行電價補貼的政策,補貼標準為每度電0.42元,同時明確補貼期限為20年。近日,上海、浙江等地陸續出臺政策,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地方再給予補貼,比如上海每度電額外補貼0.25元。在補貼政策刺激下,以往扎堆于電池、組件環節的光伏企業,紛紛投建光伏電站。
濟南多家新能源公司反映,與分布式光伏電站相比,大型企業更傾向于建地面光伏電站,雖然前期投資更大,但補貼遠遠多于分布式光伏電站,每發一度電國家補貼1元,山東省再補貼0.2元。在長清,除三峽、長峽兩家企業正籌建地面光伏電站,中能華辰也在選址。
新能源發電項目的興建,雖然一般十年之后才能回本,但穩定的財政補貼讓企業感覺很踏實,發電項目需要采購大量太陽能電池板、風電機組,有助于新能源行業整體走出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