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網訊:前不久,媒體連續曝光了寧夏金昱元化工集團公司“污水肆意傾倒,渣場涉嫌違規”環境違法行為。隨著相關報道被數十家網站轉載,寧夏金昱元被越“烤”越熱。作為當年寧夏的“環保先進”緣何淪為如今的“污染大戶”?治理工程之前,金昱元化工集團公司就已經研發出國內領先的污水與廢渣處理技術,可謂是當年的“環保先進”。的跟進和開發。這次媒體監督對企業觸動很大,我們意識到,全面完善企業新一輪環保規劃,提升全員環保意識已刻不容緩。”陳文洪坦言,僅有反思是不夠的。目前,金昱元主要著手兩方面工作。一是對公司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內部排查,該整改的及時整改;二是馬上實施國內前沿技術的環保項目,建設規范“廢渣堆放場”,力爭盡快實現減排目標。
回顧企業從“環保先進”變為“污染大戶”的歷程,陳文洪頗有些委屈,“犯錯了該挨打,這一點我們不逃避。但企業之所以變成‘污染大戶’,除了有自身的主觀因素外,也確實有來自市場和外部的壓力。”
“2004年到2005年,我們立志建設現代化企業,發展標準化環保循環經濟。但環保工程是個燒錢行當,我們一千萬一千萬地往里投,一個億一個億地往里扔,國家環保大環境雖然好,但起初并沒有成型的標準化技術可以借鑒,企業自行研發的風險非常高。后來我們發現,鄰近省份和其他市縣化工企業沒有這樣下大力搞環保、上項目的,同樣逃過了重重監測。幾年下來,金昱元環保項目累計投資8億多元,卻顯得‘費力不討好’。”
陳文洪的“委屈”表達了很多西部企業的心聲。目前,有關部門在頂層設計層面加大了環保產業的發展力度,然而實際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刀切”現象。尤其是在個別地方,環保資金的使用采取了“撒芝麻鹽”的辦法,沒能達到重點突破的效果。
多家企業在采訪時表示,希望環保資金的投放目標更加明確、細化,誰能干好環保,資金就給誰。同時,要切實完善監測標準和監察工作,讓環保的“硬杠杠”真正成為所有企業讓不開、躲不掉的發展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