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南至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項目,100余家單位、5萬多人參與研發建設,這么大的項目,靜態投資只有大約100億元,但是其影響和帶動作用可不小。
可估算的方面,特高壓電網在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優勢明顯。與500千伏交流相比,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送功率大4倍至5倍,理論損耗則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相當于每年減少標煤消耗超過400萬噸;因為輸送容量大,可以減少材料使用量,降低電網造價10%至15%左右……
不可估量的方面,1000千伏特高壓的建設較大程度地滿足了缺電地區的用電需求,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攻克了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培養了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帶動了輸配電設備制造業的發展壯大。
100億元的靜態投資,帶來了成千上萬億元的產業和收獲,科技創新充分展現了“四兩撥千斤”的力量。之所以能如此,關鍵還是在于科技創新,瞄準了國家重大需求,充分發揮了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最大程度地實現了產學研協同攻關。
市場是技術創新的動力,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最貼近市場、最了解市場,最能把握市場需求。因為有了前期周密的論證、規劃和設計,有了對市場前景的堅信和判斷,在特高壓項目上馬過程中,盡管面對著一些質疑,國家電網公司依然心無旁騖協同攻關。與此不同的是,部分國外本來領先的企業因為市場狹小而停下了創新的腳步。
當然,創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的創新能力還不足,與國外相比還有差距。但同時也要看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在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進協同攻關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我們應該有這個科技自信,過去,別人沒干過的事,我們不敢干。現在,別人沒干成的事,我們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干成,而且會干得更出色。晉東南至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項目的成功就是最好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