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辦公廳副主任付文飆在日前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2年,全國共發生各類特種設備事故228起,同比減少47起,下降17.09%;死亡292人,減少8人,下降2.67%;特種設備每萬臺死亡率為0.517,下降13.11%。
八大類特種設備中,鍋爐事故24起,壓力容器事故13起,氣瓶事故12起,壓力管道事故5起,起重機械事故37起等。事故原因主要是特種設備安全意識不強、管理制度不落實和違章作業。
制造業抽樣合格率有所上升
國內制造業產品質量方面,2012年共抽查18791家企業生產的20355種產品,批次抽樣合格率為89.8%,同比上升2.3%。本年度抽查的大、中、小型企業數分別占抽查企業總數的13.3%、21.1%和65.6%,批次抽樣合格率分別為96.7%、93%、87.2%,同比基本持平。
去年,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計檢驗監管進口工業品344.83萬批次,同比增長8.06%,發現進口不合格7.90萬批次,批次不合格率2.29%。
其中,檢驗監管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37萬批,計5900萬噸、366億美元,檢出不合格263批,計1.1萬噸、358萬美元。檢驗監管進口危險化學品19萬批,計2.1億噸、1700億美元,檢出不合格6200批,計517萬噸、38億美元。
開展質量安全風險監測
2012年,質檢總局開展了18類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通過開展風險排查整治,共排查出風險點2400多個。
針對風險監測和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付文飆表示,質檢總局采取了應對措施。
推進風險排查整治行動,加強風險管理,圍繞風險監測、研判、預警、處置四個中心環節,啟動了全國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協作網,開展了18類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
探索實施分類監管制度。對72869家出口企業、40余類高風險產品和6萬家工業企業、60類生產許可管理的產品實行分類、分級,對不同層次的企業實行差別化管理。
推動實施“兩公開”制度。按照《質量發展綱要》的有關要求,推動行業協會推出強化行業自律、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正確引導消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兩公開”制度,推動企業公開銷售渠道,公開違法違規記錄。
完善產品“三包”制度。制定并發布《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促進生產企業不斷提高汽車產品質量安全和服務水平。推動出臺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有效促使生產者履行汽車產品的召回責任。
實施產品質量監督約談制度。建立產品質量監督約談制度,對產品質量問題突出的工業產品生產企業、檢驗工作存在嚴重工作質量問題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以及轄區內質量問題突出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實施約談。
嚴格開展檢驗檢疫。檢驗監管進出口商品1844.12萬批次、16435.7億美元,檢出不合格進出口商品18.49萬批、993.95億美元。
積極穩妥處置質量突發事件。
開展重點產品和產業質量提升行動。組織開展電線電纜等10類產品質量提升活動,督促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