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為電力行業和通信產業提供基礎設施,占據著中國電工行業四分之一的產值,被譽為城市“神經”和“血管”,肩負著為國民經濟支柱行業配套的職能,是機械工業中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
在2012年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百強企業排名名單上,位列前兩位的是中國綠寶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勝華電纜集團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背后的老板都是溫州商人。大連溫州商會會長、中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永芳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大型電站、西電東送、電網改造等重大工程的建設,使得電線電纜行業也隨之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而較早進入這一領域的溫州人獲益匪淺。
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來,溫州人在全國各地創辦的電纜企業達上百家,年產值超過500億元,在這一行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重組并購擴張式發展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線纜生產基地之一,中超電纜、遠東電纜、浦東電纜、江南電纜、寶勝電纜……從江蘇到上海,得益于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在這里造就了大批國內頂尖的電線電纜企業。
說起這一區域的電纜產業,溫商張勝飛是一個繞不開的人。1997年,張勝飛和朋友攜帶著在東北經銷電器積攢的1200萬元來到上海,收購了當時已經停業、面臨倒閉的南匯新場鎮的一家集體企業――上海海新電纜廠。1998年春節過后,上海實施城鄉電網改造,張勝飛當年便收回了收購成本。
此后,張勝飛帶領下的勝華電纜不斷攻城拔寨,掀起了一股電纜行業的重組并購潮。1998年,為擴大產能,張勝飛收購了周邊的上海絲織三廠和上海蘇菲亞鞋業有限公司,將紡織、制鞋工人變成了電纜工人,隨后又收購上海浦江電纜廠;2002年,上海勝華電纜集團組建成立。
組建勝華電纜集團后,張勝飛沒有停止擴張的步伐,又先后在國內陸續收購多家企業,分別成立上海勝華船艦電纜公司和核級設備公司、鋁芯電纜有限公司;控股收購上海錦升電纜有限公司;2009年重組成都三電電纜廠,在都江堰建基地。
目前,占地600畝的勝華哈爾濱電纜園區已安裝設備并投產運行,占地900畝的合肥產業園已全部建成投入生產,在全國形成6大生產園區,在上海建立6大生產基地,被評為中國電纜行業領袖企業和十強產銷企業。
“在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兼并收購的阻力不僅減少,收購成本也可以降低。”張勝飛告訴記者,接下來勝華的重點工作仍是兼并收購。
在張勝飛看來,收購國有企業有幾大比較優勢,除了有現成的設備,人才儲備優勢相當明顯。“我們了解這個行業,收購一個企業后,只要派四五個人過去,就可以讓企業啟動。”張勝飛說。
除了張勝飛,許多擴張較快的在外溫州籍電纜企業,均采用重組并購的方式,來獲得發展空間,如由溫商倪建生創辦的上海索谷電纜集團有限公司,通過重組并購加投資的方式,已經在安徽淮北以及內蒙古包頭建立了生產基地。而由大連溫州商會會長鄭永芳重組的大連國有電纜企業,已經成為了東北地區最大的電線電纜生產企業。
快速發展源于技術創新
在進軍電纜行業10年后,去年,鄭永芳的中纜集團有限公司又做了一個向上跨越的大動作:投資8億元做超高壓電纜。鄭永芳說,在原先的高中低壓電纜的“紅海市場”向超高壓電纜的“藍海市場”延伸,是他和企業面對發展主動的求變之舉,在全國遍地的中低壓電氣企業里 “殺出”一個東北市場。
在2002年,鄭永芳和另外兩位溫商一起,注資2000萬收購了停產9年的國企大連電纜廠,讓大連電纜廠注冊的“白云山”商標起死回生,當年就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
2008年,鄭永芳以白云山為母公司,組建了自己的航空母艦――中纜集團,集團以電線電纜產業為核心,同時涉足高低壓配電設備、房地產、投資及進出口貿易等產業。隨后,他幾乎每年都做著擴張和更新生產線的變革。到2011年,“中纜”已經在“東北電纜行業老大”的高位上穩坐泰山。
為了謀求更大突破,他開始涉獵少人問津的超高壓電纜。鄭永芳說:“要想進軍超高壓電纜,掌握技術是第一關鍵的,包括研發、技術工人在內的研發團隊,也是核心的競爭力。”他加大研發的投入,使團隊擴大到1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有84人。
同時,他又再次對電纜生產進行全面技術更新,重新購置了各種電纜制造和檢測設備、儀器70余臺,其中包括兩條進口500千伏及以下交聯電纜生產線、四條110千伏及以下交聯電纜生產線等,主要配套設備均為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國內制造,以及配套設備300余臺。
按照鄭永芳的發展戰略,2012年起,超高壓的生產基地陸續搬進了普灣新區的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的集團總部。而后,一座高達120米的高壓塔樓在基地迅速崛起,能夠生產出東北地區唯一220kV高壓電纜。
“企業的快速發展源于技術創新”,對于電線電纜企業未來的發展,上海浦東電線電纜集團董事長陳余義和鄭永芳有著相同的看法。在陳余義的規劃中,電線電纜企業應該不遺余力地加快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和產業鏈的延伸,如高壓電纜附件、高壓電纜生產設備、高壓用電纜料等。陳余義表示,在世界經濟又一次面臨轉型的今天,如何把握未來的機會十分重要。傳統企業在生活不斷精細化、科技不斷進步的大環境中,要有危機意識,要多看、多聽、多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