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0年左右,大量光伏企業上馬光伏設備,彼時所有光伏企業的戰略雷同,千篇一律的擴張,不管是小企業還是業內標榜的龍頭企業顯然誤判形勢,亦或是沒有經受住短期利潤的誘惑,擴張幾乎成為了光伏行業一個時代的代名詞。
1.盈利模式雷同
英利計劃未來5年地面電站裝機達到13~15吉瓦,分布式發電裝機為2吉瓦,直接投資超千億元人民幣。按照1兆瓦需要1萬平米的面積計算,未來5年英利需要的"圈地"面積將超過15萬畝。
順風光電已簽訂但尚未完成的總年度設計產能超過1079MW,所興建及營運的太陽能發電站的總年度設計產能超過600兆瓦,預期可于2014年初入電網,而2014年順風光電將興建3.4GW光伏電站。
特變電工預計今年做500MW光伏EPC,明年可能做到1GW,收入和盈利都有望爆發式增長。
浙江正泰已建成發電和在建的光伏電站項目超過900MW,在美國、保加利亞、韓國、意大利以及寧夏石嘴山、青海格爾木、甘肅敦煌等地,都有正泰開發建設的光伏電站,電站資產規模已經達到百億左右。
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部發布的《太陽能光伏"十二五"發展規劃》顯示,"十一五"期間,中國光伏電池產量以超過100%的年均增長率快速發展。2007~2010年連續4年產量居世界第一。
從 2011年開始,“轉型”成為了光伏行業另一個時代的代名詞。產能嚴重過剩,歐洲光伏市場迅速隕落使得光伏制造環節的利潤連續為負值,企業虧的一塌糊涂,而且光伏企業紛紛意識到,由于產能過剩造成的行業危機會持續到"十二五"末期,制造環節高利率時代已經不可能到來。因此,光伏企業紛紛喊出了轉型的口號,即由組件制造向電站建設傾斜,或直接投資,或做EPC承包商,總之行業巨頭早已經不再指望組件制造能創造多大的利潤。
目前,很多中國一線光伏企業都表示,未來50%以上的收入將來自電站建設,每個企業都在找項目、談融資、建電站,做著一樣的夢。今年7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未來3年,全國光伏發電(包括地面電站和分布式發電)到2015年總裝機要達到35吉瓦。但根據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霽雪透露,國內目前核準和已批準前期工作的光伏電站容量達到了19GW。筆者甚至可以斷言,如果把企業與地方政府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算在內,中國光伏電站的儲備量恐怕早已經超過了35GW。
行業是在轉型,但當行業轉型千篇一律時,無非是將一個泡沫轉向了另一個,大家都在建電站,電站市場也會需求過剩,或并網越來越難,或電站數量與國家補貼總量相悖。
2.光伏行業歸根結底是在掙補貼
不管中國光伏企業如何看好光伏行業前景,其最終目的還是從國家腰包中掙錢,這一核心問題決定了企業為自己勾畫的發展藍圖都是無效的。至少在目前光伏發電成本無法實現二次突破的背景下,電站收益主要來自于國家補貼,中國政府也會因此嚴格控制審批規模。所以,未來決定企業成敗的問題不是你想建多少電站,而是你能夠從國家有限的配額中拿到多少比例的"路條",當所有企業都轉型之時,相信沒有哪個組件制造企業能夠一家獨大,獲得自己所規劃的建設數量。
此外,在終端市場中還有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即央企新能源公司和幾大發電集團,這些企業財力雄厚,并網優勢強于民企,一定會獲得絕大多數的電站建設權。只要光伏電站還受政策審批制約,多數民營企業的戰略規劃就會停留在紙面上,道理很簡單,光伏電站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
中國光伏電站絲毫沒有從市場和消費者手中掘金的能力,歸根結底是在掙國家補貼,而國家每年撥款數目都幾乎為定值,相應地每年光伏裝機量會在10GW左右,這樣看來,每個民營光伏企業所獲得的市場份額其實和現在相差無幾,政府規劃不變,企業規劃其實失去了意義,除非你不打算要補貼。
中國大型地面電站補貼額度仍較高,但大型地面電站并網問題備受詬病,很難有大發展的可能性。以青海省為例,青海每年光伏新增裝機量會維持在1GW左右,這一數值會維持 3~5年的時間。如果中國每年光伏裝機量維持在10GW左右,則地面光伏電站會占主流;如果在10GW之上,中國光伏市場要想獲得大突破,則必須依靠分布式光伏發電。
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正處于摸索階段,居民用電價格嚴重偏低,中國居民用電價格是工業用電的1/2左右,而國外正好相反,國外居民用電價格是工業用電的兩倍,所以他們可以大力推廣民用光伏市場。相比之下,中國卻只能在用電價格較高的工業園區內推廣應用,相同價格下分布式系統在這些的確面臨的風險更大。這些被列入示范園區的項目能否獲得預期收益還有待觀察,畢竟工業園區內的用電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3.政策不是法律
光伏市場前景巨大,但截至目前,保險、養老基金等眾多民營資本并沒有投資意圖,他們對光伏電站的收益和穩定性仍存有很大依賴,畢竟政策不是法律,很多政府性文件的執行效果讓人擔憂。
只要不把政策法律化,發電量全額收購、補貼及時發放、補貼年限固定等問題就無法保證,電站的收益在未來25年內也會發生變化。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光伏電站收益率本來就不高,回收期限長,穩定性是最重要的,沒有法律作為依靠,泡沫的產生是很有可能的。日本政府可能會在2014年4月份之前調整本國光伏政策,中國政府也可能會在明后年逐步降低補貼,屆時光伏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大打折扣,不知道企業還愿不愿意大量建設光伏電站呢?
中國光伏政策看似在完善,實則都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