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上,京東方集團和吉利汽車集團等客戶現場簽約,成為國內首批Q-GPT安全機器人和安全大模型用戶。同時,大模型衛士現場獲得了國內多家客戶的簽約意向。
生產力才是硬道理,奇安信安全機器人解決三大困擾
“從我們開始訓練自己的GPT安全大模型開始,就制定了明確的目標:一定要讓客戶在使用奇安信的GPT產品時就像是雇傭了一個高級安全專家隊伍,把產品領回去就能變成自己的力量。所以這個產品的形態一定不會是一個問答對話框,而是一個聰明的機器人,它能幫助或者替代安全專家執行復雜任務,能全天候工作,成為真正的生產力。”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
在網絡安全上,政企機構長期面臨著三大困擾,分別是告警疲勞、專家稀缺、效率瓶頸。首先,攻擊者手法層出不窮,攻擊頻次日益密集,企業每天都會產生海量告警,有限的安全專家無暇應對,通常只有1%的告警被研判,99%的告警被無奈放棄,形成告警疲勞;其次,安全本來就是一個知識、技術和實戰經驗要求很高的行業,高水平人才難以快速培養,企業面臨著專家少的難題,據教育部統計,到2027年,我國網絡安全人員缺口將達到327萬;第三,人本身受制于精力、情緒、狀態等多方面因素,不可能全天候工作,形成效率瓶頸,也就是加人不劃算、不加人干不完。
奇安信安全機器人究竟創造多大的生產力?以處理告警這個安全運營場景為例,一個3000人的數字化企業每天平均大約有10億條日志,產生約10萬條告警。一個安全分析專家一天最多能處理480條,要想把10萬條全部處理完,需要200多個專家,按每人每年30萬成本計算,需要6000多萬元,這對于絕大多數企業顯然難以承受。但如果選擇奇安信安全機器人,每臺機器人效率相當于60多位專家,可以產生約2000萬元的運營效益。
據奇安信集團副總裁左文建介紹,早在2015年,奇安信就是業內最早將深度學習引入網絡協議和應用程序識別的安全企業,如今,奇安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已經在6大方向形成100余種AI能力,申請相關發明專利187項,曾多次獲國際、國內比賽第一名。奇安信相繼發布奧丁平臺、洛基平臺、天算平臺等人工智能公共基礎設施,累積接入公司50多個產品線,涵蓋了威脅檢測與態勢感知、終端、邊界、云安全等主流產品。
安全大模型是機器人的核心基礎,Q-GPT基于奇安信多項業內領先的自研技術,例如預訓練階段tokenizer采用QPiece算法,以高效支持中英文和各種編程語言;在模型中使用分組注意力機制代替傳統多頭注意力機制,以獲取更好的訓練和解碼速度。同時,在推理階段,也使用了高效加速框架,加速比達6.5倍。
“大模型是不是聰明,要取決于知識數據的質量。比如,GPT寫代碼,生成代碼質量最高的并不是OpenAI、谷歌、Meta等巨頭,而是GitHub推出的Copilot,因為GitHub有全球9400萬的開發者為其貢獻高質量代碼和注釋;同樣,大模型做安全分析師,分析質量最高的也不是巨頭們的GPT,而是奇安信本次推出的Q-GPT,因為奇安信擁有業內最大規模的安全專家團隊、海量的安全知識數據,以及在歷年實戰攻防演習中錘煉出來的最強攻擊能力、防守能力,而且在預訓練數據層面,奇安信具有百萬億級的安全日志、文檔、知識庫、情報類數據,存儲體量達數百PB。”左文建表示。
在現場演示中,奇安信安全機器人展現了強大的智能分析和自動研判能力。某客戶安全分析平臺收到了海量告警,但安全專家的極限,只能對其中1%的重要告警進行分析研判,99%的告警被無奈拋棄,導致大量隱蔽攻擊被忽視掉,增加了系統安全風險。通過安全機器人,可以實時、自動為客戶研判“全部告警”,將需要響應處置的告警過濾出來,解決日常分析安全工程師的“告警疲勞”、“研判疲勞”問題,避免“漏報”和“誤報”。
京東方集團和吉利汽車集團在發布會現場簽約,成為國內安全機器人的第一批用戶。京東方集團信息安全中心負責人李楠表示,“網絡安全運營中有大量告警,而企業的安全專家總是非常稀缺。京東方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分支機構、工廠也同步增加,網絡安全暴露面不斷擴大,大量安全設備日志和告警成為安全團隊的困擾。希望新的Q-GPT能夠幫我們解決安全研判等問題,尤其是非工作時間的應急事件自動處理,提高安全事件應急響應效率,解放安全專家及安全運營人員的人力。”
吉利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總監徐正偉表示,車聯網是當前非常熱門的領域,智能網聯汽車除了擁有車輛本身數據外,還包括城市交通數據和用戶個人數據等等,具有極高價值,數據安全關乎著國家安全和個人安全。面對來自云、網、端等越來越復雜的安全風險。“我們期望使用Q-GPT安全機器人,就像雇傭了一個高級安全專家團隊,能夠提升吉利汽車的整體安全能力。”
解決“想用不敢用”難題,大模型衛士助企業解放生產力
“解決大模型數據泄露難題,迫在眉捷。”奇安信集團副總裁張卓表示。
此次發布會,奇安信正式推出業內首款大模型衛士產品,解決廣大企業客戶對于大模型“想用不敢用”的顧慮,讓他們能夠用好大模型提升核心競爭力。
張卓認為,數據泄露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逐步喪失。以某行業龍頭企業A為例,該企業擁有大量核心技術專利,形成了強大的技術壁壘,然而,由于員工大量使用大模型應用處理日常工作,且缺乏監管,最終數據投喂過程中公司敏感技術信息不斷泄露,時而久之,這些重要技術信息變成GPT知識庫的一部分,又通過GPT傳授給同行對手企業,導致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喪失。
相反,作為一家現代企業,如果不積極使用GPT改進自己的技術、產品和市場推廣,就會有落伍的風險。張卓進一步指出,行業里有一個共識,不掌握GPT方法的人,會失業;不使用GPT的企業,會落伍。
與此同時,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為大模型應用定下了監管紅線。我國相繼出臺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數據跨境相關法律監管體系,這要求企業在使用大模型時亟需守住合規底線。
針對這些情形,奇安信發布了大模型衛士,為企業在使用大模型過程中提供四重防護:
第一是防止數據投喂造成的敏感數據泄露。包括建立內部技術監管手段,防止員工向大模型投喂敏感數據。
第二是建立身份識別與溯源機制。把身份與數據關聯,在發生數據泄露風險時,找到數據泄露的主體。
第三是避免觸發數據跨境安全監管紅線。有效監控對ChatGPT等國外大模型的數據投喂行為,避免數據跨境安全違法的發生。
第四是對企業內部大模型應用狀況全面分析。對員工的大模型應用狀況進行分析,快速、有效的利用大模型技術重構企業經營生產活動流程,調整資源配置。
目前,大模型衛士能夠完美適配主流大模型應用,并在終端側和網絡側,通過檢測審計平臺、安全代理網關(SWG)等工具,對GPT實現精準管控,全面降低數據安全風險。
“針對洶涌而來的大模型浪潮,促進發展和防范風險需要兩者并重。”張卓表示,大模型衛士能幫助企業發現大模型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實時管控大模型訪問和數據投喂過程、提升企業的大模型應用能力、溯源違法違規行為,最終讓企業更放心地使用大模型技術,更安全地提升生產力,為大模型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當前,國內“百模大戰”如火如荼,通用類、垂直類井噴之勢發展。據了解,隨著Q-GPT安全機器人和大模型衛士兩款產品的發布,奇安信將充分依托安全和人工智能兩大領域的深厚積累,幫助廣大政企客戶向大模型要生產力,走好數智時代的發展之路。(劉璐璐)